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投资理财>> 理财通道>> 正文

银行理财市场动态:费率下调、产品扩容与业绩分化

人民财经网  2025-04-10 10:57:34 阅读:
核心提示:

  近期,中银理财、渤海理财等多家银行理财机构纷纷行动,下调旗下理财产品费率,不同产品优惠力度存在差异,部分产品费率甚至出现“零费率”。业内人士表示,此次费率调降只是吸引客户的方式之一,投资者在作出投资决策时需谨慎,综合考虑产品的投资方向等因素。银行理财市场近期也热闹非凡。个人养老金理财产品数量扩容至33只,6家国有行旗下理财子公司产品管理规模均超1万亿元,跻身“万亿级”梯队。

  密集下调:

  部分理财产品现“零费率”

  3月份以来,中邮理财、中银理财、渤银理财等多家理财子公司宣布下调产品费率。据记者统计,4月1日,中邮理财集中发布包含“中邮理财鸿锦最短持有365天9号(心益)人民币理财产品”在内的13款理财产品的费率调整公告,分别对固定管理费、销售手续费等进行调整。其中,销售手续费最低可达0.10%。例如,根据“中邮理财优盛·鸿锦最短持有365天1号人民币理财产品”的费率调整公告,自成立日起至2025年7月16日止,产品各类份额固定管理费(年化)调整为0.08%;自2025年7月17日起至另行公告日止,产品各类份额固定管理费(年化)调整为0.13%。自成立日起至另行公告日止,产品C类份额销售手续费(年化)调整至0.10%。

  中银理财也宣布下调产品费率。3月25日,中银理财发布公告称,将于2025年4月8日至7月7日对“中银理财-稳富(季增益)004”产品B份额费率进行优惠,即:产品销售服务费率由0.30%(年化)下调至0.10%(年化)。优惠期结束后,费率将恢复为产品说明书约定的费率。

  从费率下调幅度看,部分理财产品固定管理费率已降至0%。3月3日,渤银理财发布公告表示,对理财有术系列喜盈90天周期开放式12号固定管理费给予新的阶段性优惠,具体如下:固定管理费由0.20%优惠至0.00%,优惠生效日期为3月6日。渤银理财表示,根据理财产品说明书约定,本理财产品存续期间内,渤银理财有权提前2个工作日向投资者发出通知,以符合监管规定的方式对本理财产品收费标准进行调整。

  “现在很多银行理财产品都开始调降费率,不过这种费率调降都是阶段性的,可能会维持两至三个月,银行后续会发布相关公告通知。”位于敦化路某国有行的理财经理告诉记者。

  产品扩容:

  个人养老金理财增至33只

  银行理财子产品调降费率的同时,近期,个人养老金理财产品迎来一波“小爆发”。

  根据中国理财网信息,截至4月7日,年内新发3只来自贝莱德建信理财与农银理财的个人养老金理财产品,分别为贝莱德建信理财贝嘉智能心固定收益类理财产品(最低持有365天)、农银理财农银顺心·灵动720天固收增强理财产品、农银理财农银顺心·灵动366天混合类理财产品(优享)。此次新增的个人养老金理财产品均为每日开放产品,风险等级均为二级,风险程度适中。其中,2只产品的投资性质为固定收益类,1只产品为混合类产品。

  截至4月7日,自2023年2月首批个人养老金理财产品推出以来,已有6家理财公司发行33只个人养老金理财产品,投资者累计购买金额超129.91亿元。其中,工银理财发行11只产品,中银理财、农银理财均发行7只产品,中邮理财发行4只产品,建信理财、贝莱德建信理财均发行2只产品。此外,个人养老金理财产品以固定收益类居多,混合类、固定收益类产品分别为6只、27只。

  个人养老金理财产品数量、投资者累计购买金额等均呈增长态势。根据中国理财网披露信息,截至2024年7月10日,个人养老金理财产品总只数达到26只,投资者累计购买金额超47亿元。在2024年7月以来的近9个月的时间内,个人养老金理财产品新增9只产品,投资者累计购买金额增长82.91亿元。

  “我购买的固收类养老金理财产品现在表现还算可以。产品的风险等级是三级,现在业绩比较基准是4%。”市民王先生告诉记者。此外,王先生表示,除了购买专属理财外,还将一部分资金存入养老整存整取的专属存款,“这个专属存款50元起投,存期5年,挂牌利率是1.80%。”王先生说。

  对于个人养老金理财产品的市场增长,资深金融监管政策专家周毅钦在接受媒体采访时建议,未来能准入更多的理财公司参与个人养老金业务,通过全面竞争“带火”个人养老金业务。理财公司方面,则需要在产品设计、风险管理以及市场推广等方面进行创新和优化,明确定位,找准卖点,和公募基金形成差异化竞争,以提高产品的吸引力和竞争力。

  业绩“出炉”:

  “理财子之王”规模四连降

  银行业理财登记托管中心发布的《中国银行业理财市场年度报告(2024年)》显示,截至2024年末,我国银行理财市场存续规模达29.95万亿元,较年初增长11.75%;持有理财产品的投资者数量达1.25亿个,较年初增长9.88%。

  随着国有行、股份行年报陆续披露,其旗下理财子公司2024年业绩也渐次“出炉”。业绩方面,2024年年报显示,中国银行等六家国有行旗下理财子公司均实现净利润同比增长。中银理财、农银理财、中邮理财净利润同比增幅均超20%,分别同比增长20.58%、22.48%、22.47%。具体来看,中银理财实现净利润19.63亿元,农银理财实现净利润19.56亿元,中邮理财实现净利润10.3亿元。此外,建信理财、工银理财、交银理财分别实现净利润15.26亿元、14.22亿元、13.39亿元,分别同比增长15.34%、7.32%、7.98%。

  产品管理规模方面,农银理财以1.97万亿元产品管理规模位列国有行行列第一,同比增长24.08%;工银理财、中银理财、交银理财、建信理财以及中邮理财分别实现产品管理规模1.96万亿元、1.88万亿元、1.62万亿元、1.6万亿元以及1.02万亿元,均跻身“万亿级”梯队。

  股份行中,各行旗下理财子公司业绩表现等存在分化。

  招银理财和兴银理财的产品管理规模较去年同期分别下降3.14%和3.65%,但仍保持在2万亿元以上,是仅有的两家迈入2万亿元“俱乐部”的理财子公司。有“理财子之王”之称的招银理财产品管理规模出现“四连跌”,2022年~2024年分别同比下降3.96%、4.49%、3.14%。招商银行年报显示,截至2024年末,招银理财管理的理财产品余额虽较上年末减少786.86亿元,但较三季度末增加292.14亿元。非现金管理类新产品规模1.43万亿元,占比57.89%,较上年末提升5.73个百分点,产品结构持续优化。兴业银行年报显示,兴银理财2024年末管理产品规模21775.82亿元,其中固定收益类产品规模21516.07亿元,权益类产品规模67.93亿元,混合类产品规模177.92亿元,商品及金融衍生品类规模13.89亿元。

  此外,净利润方面,2024年,招银理财净利润同比下降14.14%至27.39亿元;民生银行同比下降11.46%至10.20亿元。

  业内观点:

  选择理财产品不能只看费率

  对于银行理财产品费率的未来趋势,工信部信息通信经济专家委员会委员盘和林接受媒体记者采访时表示,短期来看,阶段性降费还将延续。长期来看,理财产品费率已经接近底部,再降空间不大,盈利压力也会制约降费幅度。盘和林认为,对理财子公司来说,就下调费率对银行理财子公司和投资者的影响,调降费率作为一种营销手段,可以增加产品吸引力。但是,理财子公司短期利润可能会承压,从长远来看,必须通过推出差异化产品来获得优势,未来同质化的理财产品竞争会更加激烈。对于投资者来说,成本虽然降低但收益有限,需要斟酌自己的理财布局。此外,有业内人士表示,“对于投资者来说,在选择理财产品时,不能只看费率,还需综合考虑产品的投资方向、风险等级、历史业绩等因素,谨慎做出投资决策。”

  苏商银行研究院高级研究员杜娟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降低产品费率只是吸引客户的手段之一。为避免进入同质化的“价格战”,长期来看,理财子公司还需提升综合能力。首先是多元化资产配置策略,如加大权益类资产投资、海外资产投资等,这背后需提升各项能力,如权益市场研判能力、投资策略、资产管理能力等;其次是加强投资者专业服务、综合服务,如家庭资产配置方案、教育基金投资方案等,从单一产品价格竞争转向综合服务质量竞争与专业服务能力竞争;最后是加强产品创新与联动,如与母行之间做零钱理财等产品创新。

  (大众新闻·半岛新闻记者 王天书)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产品与服务 | 法律声明 | 隐私保护 | 招聘信息 | 征稿启事 | 联系我们
人民经济网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14-2024 finance-people.com.cn/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14039618号-2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5585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五道口东升园华清嘉园13号楼
服务咨询QQ:601346133    36351310 投稿邮箱:3932566@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