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本市场双向开放迈入新阶段
当前,我国资本市场制度型开放正迈入新阶段,“引进来”和“走出去”并重,市场、产品和机构双向开放稳妥推进,外资在华开展股权投资、风险投资便利性持续提升,“投资中国”品牌日益打响,越来越多外资愿意来、留得住、发展得好。
更大力度“引进来”
今年11月份,内地与香港资本市场互联互通机制迎来开通10周年。10年来,互联互通交易机制日益完善,标的数量不断增加,交易品种逐渐丰富,已成为国际投资者配置人民币资产的重要渠道。
数据显示,截至11月15日,外资通过沪股通累计成交金额70万亿元,沪股通日均成交金额由2014年开通首月的47亿元大幅增长至1283亿元;南向方面,内地投资者通过港股通累计成交金额27万亿元,沪市港股通日均成交金额由2014年开通首月的8亿港元增长至509亿港元。
“互联互通投资范围不断扩大,成交额屡创新高,为境内外投资者提供了更加便捷高效的跨境资产配置渠道,也为两地资本市场注入了新的流动性与活力。”南开大学金融发展研究院院长田利辉表示。
互联互通繁荣发展,是我国资本市场持续推进全方位制度型开放的结果。近年来,我国资本市场对外开放蹄疾步稳:取消外资证券基金期货公司外资股比限制,对外资机构在经营范围和监管要求上实现国民待遇;扩大期货期权特定品种开放;完善沪深港通机制,优化交易日历安排。
一大批外资机构来华投资展业、深耕中国市场。截至10月底,富达等25家外资控股或全资证券基金期货公司相继获批,花旗银行等5家外资银行获得在华子银行基金托管资格,桥水等35家外商独资或合资私募证券投资基金管理人在基金业协会备案。
中国市场吸引力、影响力显著提升。当前A股已被纳入明晟、富时罗素、标普道琼斯等国际指数,且纳入比例不断提升。外资通过QFII和沪深股通持续流入A股市场,截至10月底,沪深股通标的股票数量2788只,市值占A股市场总市值比例超90%。
摩根士丹利基金管理(中国)有限公司总经理兼首席投资官周文秱表示,随着对外开放的加深,中国资本市场保持着蓬勃发展之势,可投资标的广泛且极具多样性,为国际资金实现多元资产配置提供了更多选择。
“外资是中国资本市场的重要参与者、建设者,越来越多外资中长期资金进入市场,在更好分享我国发展红利的同时,也为境内市场引入更多资金活水,助力资本市场健康发展。”武汉科技大学金融证券研究所所长董登新表示。
积极支持“走出去”
扩大资本市场双向开放是推动资本市场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大力“引进来”的同时,“走出去”步伐也在加快。数据显示,截至11月28日,今年已有约90家公司登陆港交所和美股市场,且后备企业还在不断扩容。
企业赴境外上市热度攀升,得益于备案工作的常态化、有序化和透明化推进。自去年3月份起,中国证监会实施企业境外上市备案管理相关制度规则,为境内企业赴境外上市提供了更畅通的渠道。今年4月份,证监会发布《资本市场服务科技企业高水平发展的十六项措施》,进一步提出更好支持科技型企业境外上市融资发展。
系列政策措施明确了监管方向、完善了制度体系,增强了企业境外上市的透明度和可预期性,激发了境内企业“走出去”的积极性。截至今年10月底,已有195家企业办结境外首发上市备案。其中,不乏人工智能、自动驾驶等新经济领域企业的身影。
安永大中华区上市服务主管合伙人何兆烽认为,企业境外上市可以获得融资优势、市场机遇,提升品牌知名度和优化企业治理,从而增强企业在海外市场的竞争力。在当前中国政府积极支持的背景下,企业可以主动把握出海机遇。同时也要看到,企业境外上市面临不少挑战,包括上市后较高的合规成本、税务成本,不同国家和地区监管体系存在差异,还可能会遭遇跨国法律纠纷等。企业应综合考量这些因素,选择适合自身发展的境外上市路径。
除新经济领域企业外,基金公司也积极出海,通过与国际资管巨头合作、开设海外子公司、申请合格境内机构投资者(QDII)资格、在境外市场推出ETF互通产品等,踊跃参与全球市场竞争,致力于打造国际一流资管机构。目前境内公募基金设立的境外子公司合计超过20家。
“基金公司走出去,在世界范围内进行资产配置,可以优化投资、分散风险,给投资者提供捕捉全球市场机会的条件。”田利辉表示,在“引进来”与“走出去”并举的政策引导下,境内企业和金融机构可以更好利用两个市场、两种资源,与境外企业和机构相互借鉴、良性竞争,实现高质量发展。
纵深推进双向开放
锚定高水平制度型开放的目标,今年以来,系列利好政策密集落地,我国资本市场正以更加开放、更加包容的姿态与国际市场接轨。
国际机构投资中国优质资产的便利性不断提升。今年,商务部、中国证监会等10部门联合印发《关于进一步支持境外机构投资境内科技型企业的若干政策措施》,明确依法高效审批合格境外机构投资者(QFII)及人民币合格境外机构投资者(RQFII)资格申请,便利和鼓励境外机构投资境内科技型企业。
外资“长钱”入市门槛不断优化。近日,商务部、中国证监会等6部门修订发布《外国投资者对上市公司战略投资管理办法》,从认购对象、资产要求、投资方式等五方面进行调整,进一步拓宽外资投资证券市场渠道,鼓励外资开展长期投资、价值投资。
“一揽子利好举措向外资传递出欢迎信号,有助于吸引更多外资进入中国市场,推动我国资本市场繁荣发展。”田利辉建议,让外资愿意来、留得住、发展得好,未来需持续深化资本市场双向开放,要继续扩大市场开放范围,适度对各渠道的投资者准入要求、投资额度、管理方式等进行优化,使外资机构能够更深入、更便捷地进入中国市场,分享中国经济增长红利。
还应兼顾发展与安全。“在与国际市场深入接轨、积极拥抱外资的同时,也要保证自身的稳定发展。”招商基金研究部首席经济学家李湛表示,这就需要货币政策和宏观审慎政策协同发力,设置合理的、可接受的资本项目管理等风险管控政策,避免国内资本市场与实体经济因为国际资本流动波动过大而受到扰动。
中国证监会副主席李明表示,下一步,中国证监会将坚定不移推进市场、机构、产品全方位制度型开放,进一步增强政策的稳定性、透明度和可预期性,鼓励和支持更多外资机构来华投资展业,打造“投资中国”品牌。(经济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