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币再次站上全球第四大活跃货币
历经14年,人民币国际化从零起步,终于在2023年末站稳全球第四大活跃货币的位置。据环球银行金融电信协会(Swift)数据显示,在基于金额统计的全球支付货币排名中,人民币已连续2个月(2023年11月、12月)保持全球第四大最活跃货币的位置。
1月24日,中国人民银行行长潘功胜在国新办新闻发布会上表示,随着我国政治和经济地位的提升,中国央行的国际影响力和人民币国际化水平有了较大提升。2024年将持续深化金融改革开放,稳慎扎实推进人民币国际化。
Swift数据显示,2023年12月,在基于金额统计的全球支付货币排名中,人民币保持全球第四大最活跃货币的位置,占比4.14%。美元、欧元、英镑分别以47.54%、22.41%、6.92%的占比位居前三位;日元维持第五位,占比3.83%。
纵观2023年全年,人民币在全球支付货币中的份额从年初的1.91%升至4.14%,在11月甚至攀升至4.61%。然而,除2023年11月、12月外,人民币在全球支付货币排名中持续排在第五位。
Swift此前数据显示,早在2021年12月及2022年1月,人民币也曾连续2个月保持全球第四大活跃货币的位置,但在2022年2月又再次跌至第五位,直至2023年11月。不过,与美元、欧元相比,人民币在全球支付货币中的份额占比仍然较低。
“人民币国际化其实是在波动中向前发展的,各种指标也是时刻在发生变化。”1月24日,中央财经大学国际金融研究中心主任、全球经济治理50人论坛学术委员会副主任张礼卿在《变局与应对:全球经济金融趋势与中国未来》发布会上表示,人民币国际化是一个市场驱动过程,政府的推动作用就是创造一切必要的条件,激发国内外的机构和个人使用人民币进行清算和保有人民币金融资产的意愿。因此,政府的主要任务是不断深化市场导向的经济改革,实施健康的宏观经济政策,提供透明的金融监管制度、良好的产权保护和友善的营商环境。
张礼卿表示,从总体上看,过去14年,人民币国际化从零起步,在波动中向前发展,最终取得了显著的成绩。影响这一进展的因素很多,包括最初的结算制度改革带来的政策效应、经济贸易规模的持续稳步扩大、资本账户开放程度的提升及其反复、人民币对美元等主要国际货币汇率的波动、国际货币金融合作的加强,以及中国人民银行等有关部门的直接推动。
张礼卿对美元等主要货币的国际化历程做研究发现,一种主权货币是否能够成为国际货币主要取决于三类因素,即规模、流动性和可信度,三大类因素缺一不可。
具体而言,张礼卿表示,首先,该国经济规模应该足够大,包括经济总量、对外贸易规模和金融市场规模等均应处于全球前列。经济总量是贸易和金融市场活动的基础,其重要性不言而喻。贸易规模足够大是其中极为重要的一点,因为这意味着世界其他国家对其在进出口方面的依赖程度足够高,而该国也就有机会在货币选择上拥有更多的机会和主导权。
其次,该国的金融市场足够成熟并且具有高度流动性,这意味着金融市场不仅需要在规模上足够大,而且需要有完备的基础设施、丰富的金融市场工具,以及基本开放的资本账户。
最后,该国的经济、金融和货币具有可信度,这意味着该国能够保持良好的经济增长态势、稳定的货币价值(尤其是对外货币汇率)、独立的中央银行体系、透明健全的金融监管体系,以及良好的产权保护制度和良好的投资营商环境等。
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国家外汇管理局局长朱鹤新在国新办新闻发布会上表示,人民币国际化是方向、是趋势。2023年货物贸易人民币跨境收付占比上升比较快,已经占到25%,是近年来的最高水平,下一步还要聚焦贸易投资便利化,加强本外币协同,进一步完善跨境人民币相关政策和基础设施,更好满足境外投资者配置、持有人民币资产和风险对冲的需要。同时要积极支持离岸人民币市场稳步发展,特别是要强化香港离岸人民币市场的枢纽动能。
如何进一步有序推进人民币国际化?张礼卿提出七项建议:努力保持经济的长期稳定和高质量发展;加快技术进步,构建新的出口贸易优势,保持国际收支和人民币汇率的长期均衡发展;深化国内金融改革,加快建立和完善市场化的现代金融体系;适当加快推进资本账户开放,同时加强宏观审慎管理;加强国际经济与金融合作,积极参与全球金融治理;稳慎推进数字人民币在跨境支付领域的使用;高度重视地缘政治在人民币国际化过程中的影响。(经济参考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