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筹推进经济和金融高质量发展
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是新时代的硬道理。2023年,在党中央坚强领导下,我国经济顶住了来自外部的风险挑战和国内下行压力,经济回升向好,扎实推进高质量发展。金融是国民经济的血脉,是国家核心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金融高质量发展关系中国式现代化全局。经济和金融是辩证统一的,金融活,经济活;金融稳,经济稳。经济兴,金融兴;经济强,金融强。以中国式现代化推动强国建设,实现民族复兴伟业,必须统筹推进经济和金融高质量发展。
坚定不移深化改革
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一招,也是决定中国式现代化成败的关键一招。改革开放能够为高质量发展源源不断注入新能量。当前,我国经济虽然稳中向好,金融系统运行稳定,但是,也要看到经济金融风险挑战仍然较多,国内需求不足、一些企业经营困难、社会预期较弱,金融领域各种矛盾和问题相互交织、相互影响,有的还很突出,金融监管和治理能力薄弱。这些风险挑战严重阻碍经济金融高质量发展,必须坚定不移深化改革。
一是推进经济体制改革,关键是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一方面,有效发挥政府作用,坚持和完善基本经济制度,坚持“两个毫不动摇”;完善分配制度,把“蛋糕”分好切好,促进社会公平正义;推进财税金融体制改革,深化预算管理体制改革,完善地方债务管理体系,推动金融监管体制改革,完善资本市场基础制度;深化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改革。另一方面,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推动市场化改革,使商品、劳动力、资本等生产要素实现自由流动,营造公平有序的营商环境,增强经营主体活力。
二是持续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坚持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注意供给侧改革和扩大有效需求协同发力,实现供给和需求的高水平动态平衡;准确把握经济金融运行的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把更多金融资源向科技创新、先进制造、绿色发展、乡村振兴、普惠小微等重点和薄弱领域倾斜。
三是推进金融高水平对外开放。稳慎把握好开放节奏和力度,统筹开放和安全;以制度型开放为重点推进金融高水平对外开放,落实准入前国民待遇加负面清单管理制度,对标国际高标准经贸协议中金融领域相关规则,精简限制性措施,增强开放政策的透明度、稳定性和可预期性;加强境内外金融市场互联互通,提升跨境投资便利化水平,积极参与国际金融监管改革。
坚持系统观念
坚持系统观念,要求把推进经济和金融高质量发展作为一个系统来认识,处理好长远和当前、全局和局部、特殊和一般、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的关系,增强系统观念和大局意识。
一是有效防范化解重大经济金融风险。坚持金融为实体经济服务,把发展经济的着力点放到实体经济上,防止经济脱实向虚,坚定不移建设制造强国、质量强国、网络强国、数字中国;完善金融监管,规范金融数据的公开披露机制,提高社会各界和媒体对金融运行状况的监督制度;提高监管数字化智能化水平,增强穿透式监管力度;金融监管部门和行业主管部门要明确各自责任,加强协作配合。
二是坚持走中国特色金融发展之路。鼓励各种资本形态发展,丰富市场竞争主体,允许国有资本、集体资本、非公有资本等交叉持股,使各种资本取长补短、相互促进;坚持反垄断,平衡金融创新与监管,既要激发金融市场经营主体活力,又要确保有序、良性竞争;强化管理资本职能,从管企业转变到管资本,改进监管方式,从侧重于行政化管理转向更多运用市场化、法治化手段管理,更加注重以产权为基础、以资本为纽带实施监管职能。
三是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取向。维护好人民的根本利益,把人民满不满意作为检验经济工作的最高标准,坚持经济金融工作为了人民,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
推动经济运行延续回升向好态势
在党中央的坚强领导下,我国经济逐步恢复,回升向好。强大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实现经济稳中有升的关键因素。同时,建设金融强国应该以强大的经济为基础,“经济兴,金融兴;经济强,金融强”。
一是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稳中求进、以进促稳、先立后破,多出有利于稳预期、稳增长、稳就业的政策;实施稳健的货币政策,灵活适度、精准有效,积极的财政政策,适度加力、提质增效。
二是推动经济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没有质的有效提升,经济无法高质量发展,没有量的合理增长,经济缺少活力。加大宏观调控力度,完善并落实好减税降费政策;推动国资国企改革,尊重市场规律,持续改善社会预期,增强内生动力。
三是扩大国内需求,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大力发展数字消费、绿色消费、健康消费、文娱旅游、体育赛事等新的消费增长点;稳定扩大传统消费,提振新能源汽车、电子产品等大宗商品消费;发挥好政府投资的带动放大效应,重点支持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新型基础设施、节能减排降碳,培育发展新动能。
(作者系重庆社会科学院改革杂志社执行总编辑、教授)
来源:经济参考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