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华:用热情和创新塑造中国体育建筑的未来
她是个离不开设计的人,设计作品数不胜数;她脚踏实地,走在创作的第一线,日夜设计,在挑战中超越;她用近三十年的坚守,始终如一的热爱书写答案。她是北京阳光普迪建筑工程有限公司总经理、体育建筑设计资深专家姚华。建筑设计对姚华来说,是热情与智慧碰撞出的成果,每一个设计作品背后都饱含着姚华的心血和情感。
姚华,体育建筑设计专家、湖北省体育设施建设协会副秘书长、中国体育建筑设计领域领军人物,多次荣获体育建筑设计奖项。她设计建设的“水立方”国家游泳中心、北京冬奥会体育小镇、杭州“亚运三馆”展示了中国体育建筑的高超水平,广受海内外的一致好评。
挑战与机遇:在革新中超越自我
由于父母大学毕业后响应下乡支援国家建设的号召,姚华从小便生活在大山环绕的老三线,她在上学时听老师讲到故宫、天安门、长城的壮阔时,便在心里种下了一颗种子,想要亲自感受课本中不同建筑之美。因此,在大学毕业后,姚华放弃分配的铁饭碗工作,在1997年拿着1500元踏上北漂之旅,姚华做过收银员、销售、康体设备中心董事长助理,在积累了充足的体育设施建设行业经验后,姚华选择创办公司,深耕体育建筑领域,并在中国地质大学土木工程系进行深造,系统学习建筑知识。
也许你对她的名字感到陌生,但她的设计作品对于全国人民来说耳熟能详——“水立方”国家游泳中心、北京冬奥会体育小镇、武汉奥体中心、杭州亚运游泳馆、杭州亚运综合训练馆等等。姚华设计的项目遍布国内多个城市,北京常营体育公园、阜阳欧冠体育公园、贵德县群众文化体育场馆等等,受到当地百姓的好评。
“更快、更高、更强、更团结”是国际奥委会的奥林匹克格言,人类在激烈的竞争中进步,在革新中超越自我。而对于当时的姚华,她在体育建筑设计中也迎来了新的挑战与机遇。
英东游泳馆是北京奥运的一个比赛场馆,2007年,姚华参与了英东游泳馆的改扩建工程,主要负责在英东游泳馆上面新建篮球训练馆。项目的整体难度很大,由于游泳馆的水汽向上、屋面荷载不够,地面平整度如果用传统的方式——陶粒混凝土浇筑的话,会使场馆地面坑洼不平,与标准的赛事场馆的误差高达13cm。为了想出最佳解决方案,攻克技术难关,姚华废寝忘食、夜以继日地工作。最终,姚华通过创新使用LVL悬浮龙骨铺装方式,解决了原有结构捆绑地面固定不可变形的状态,让地板系统成为整体,随温度和地线在可变范围内释放的痛点问题,使得篮球训练馆成功通过FIBA检验标准,为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成功举办奠定了场馆基础。
同时,姚华在参与水立方项目的建设时,开创性使用游泳池逆流循环全流臭氧消毒的水处理工艺,既解决了传统游泳池消毒方式带来的刺鼻气味,又最大程度降低含氯的消毒药剂对人体皮肤和毛发的损伤。该工艺被同行在同类项目中借鉴学习,得到了行业内外的高度评价。
此后,姚华的设计和身影出现在北京冬奥会体育小镇项目、北京钻石球馆网球中心项目、杭州亚运三馆项目等众多国家级别体育设施的建设中,打造了中国体育建筑行业的标杆。
以“匠心”推动业界创新
姚华在体育建筑领域,始终用实际行动诠释着匠人精神。“一个建筑师只有热爱自己的事业,才会有执着的追求。我对自己的要求是没有最好,只有更好,用心把每一个项目都做成真正有灵魂、有艺术价值的项目。”姚华说道。为了满足国内承接高频率的国际足联比赛的需求,填补国际标准足球场地的空白,姚华克服重重困难,主导设计建设的北京常营体育公园足球场成为国内首个获得国际足联“FIFA QUALITY PRO”认证的足球场。FIFA 2 STAR认证代表着行业的最高标准,这意味着北京常营体育公园可以举办包括欧足联(UEFA)等最高级别的足球赛事。姚华的成功也直接推动了中国体育建筑行业标准的提升,对引领中国体育建筑发展方向、提升中国体育建筑项目国际化水平具有重要的意义。
同时,在“全民健身”的国家战略下,姚华深知,作为载体的体育建筑不仅展现了人民群众的体育发展、全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同时也是城市发展的代言体,是城市最重要的城市风貌和地标建筑,是对外展示中国文化的最佳载体。因此,姚华积极参与城市级别体育设施、社区体育设施建设、校园体育场馆的建设,基本涵盖了体育运动的全场景,并以高标准、严要求对待每一个项目。由于在体育事业高质量发展中做出了卓越贡献,姚华多次受邀参与中国体育场馆设施高峰论坛并做经验分享,被授予湖北省体育设施建设协会的副秘书长职位。
正是因着对建筑理想的不懈追求,对建筑美学的执着探索,让姚华在这一领域孜孜不倦地耕耘,在创下辉煌业绩的同时,又保有作为建筑师的人文情怀,始终身体力行将建筑背后的文化与价值传递给更多的人、传播到更远的地方。“我愿意一辈子做方案、做设计、做工程,在有生之年不断创造新的建筑精品,在世界范围内建设更多新颖、独特的体育建筑,让它们能在城市中熠熠生辉,历久弥新。”姚华笑着说。(文浩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