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资本入场护航A股 283家次企业启动回购
3月16日,在外围市场的影响之下,上证综指跌3.40%,失守2800点。
连日来,随着A股剧烈波动,股份回购现象显著活跃。3月16日晚间,又有美克家居、振江股份等多家上市公司公告了回购进展。
根据wind数据显示,2月以来,截至3月16日,已有283家次A股上市公司发布回购公告,内容包括回购计划和回购实施情况。
回购潮起
记者统计发现,上述上市公司启动回购的目的各不相同。其中,回购目的为股权激励注销的114家次,实施股权激励的25家次,作为市值管理的15家次,作为盈利补偿的2家次,还有127家上市公司并未详细披露股票回购的目的。
具体来看,采用定向回购模式的合计116家次,集中竞价交易回购的高达166家次,占比接近6成,采用其他方式的则为一家。
剔除116家次定向回购的上市公司,目前已披露回购预案的上市公司拟回购股票数量合计55.77亿股,而已实施回购的股份数量达26.31亿股,累计回购金额高达213.22亿元。
从行业分布上看,已回购金额最高的前五大行业则分别为房地产、家用电器、医药生物、电气设备、轻工制造,截至目前分别已回购34.62亿元、34.04亿元、29.03亿元、12.63亿元和11.79亿元。
根据已披露的公告显示,当前已经启动回购的上市公司中,美的集团回购金额最高,截至目前,美的集团已累计回购32亿元。
作为“回购狂魔”的美的集团,从2014年8月,美的集团就发布了《关于股份回购计划的长效机制》,此后几乎每年美的集团都会发布回购计划。
2020年2月,美的集团抛出了2020年的回购计划,拟在未来一年内,以集中竞价的方式使用自有资金回购部分公司股份,回购价格为不超过65元/股,回购数量不超过8000万股且不低于4000万股,按最高价计算,美的集团2020年用于回购最高金额可达52亿元。
截至2020年3月13日,美的集团已以集中竞价方式累计回购了1745310股,支付的总金额为 9173.40万元(不含交易费用)。
而紧随其后的雅戈尔,截至目前累计回购已接近23亿元。
公告披露,截至2020年3月13日,雅戈尔回购专用证券账户通过集中竞价交易方式累计回购公司股份3.53亿股,占总股本的7.04%,成交最低价格为6.11元,成交最高价格为6.79元,已支付的资金总额为22.95亿元(含交易费用)。
值得一提的是,美的集团和雅戈尔从2020年春节以后,股价波动较大,一直处于2020年1月以来的低位,其中雅戈尔2020年1月23日收盘以来下跌6.94%,美的集团同期下跌9.07%。
这并非个例。据记者不完全统计,前述167家次上市公司2020年1月收盘以来,股价为下跌状态的上市公司高达111家。其中歌尔股份、国光电器、裕同科技、数码科技四家上市公司累计跌幅超过20%。
“股市剧烈波动确实是上市公司积极回购的重要原因,在股市震荡的时期,通过股票回购有助于帮助公司稳定股价,减少股市波动对企业的影响,也有利于帮助振兴股市,刺激股价。”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数字经济研究院执行院长盘和林受访指出。
不过,盘和林也表示,除了稳定股价,股票回购的另一种大意义在于资本化债务,改善公司的资本结构,提高公司价值,可以起到降低融资成本,提高资本效率的作用。
“美的边发债边回购就是一个很好的说明。尤其是在疫情下,调整资本结构,提高资本利用率,对于公司稳定经营,提高价值具有重要的作用。”盘和林说道。
质押风险隐现
回购潮愈演愈烈的另一面,上市公司的质押风险也悄然而至。
记者统计发现167家非定向回购的上市公司中,有42家上市公司大股东质押比例超过70%,其中信邦制药、会稽山、重庆钢铁、上工申贝、山峡新材、万通地产6家上市公司大股东持股100%质押。
根据上市公司公告不完全统计发现,3月初至3月13日晚,A股已有11家公司发布补充质押的公告。将时间拉长到今年以来,则有66家上市公司发布补充质押公告。
犹记得2018年股市质押风险暴露,引发一系列危机,大量国资或外部投资者进入A股市场纾困。不过,此次股市的普跌危机,与2018年爆发的股权质押风险还存在一定的差别。
盘和林就对记者指出:“这一次的市场动荡,我认为并不会重演2019年的悲剧。”
具体原因包括:“首先,经过了2019年的洗礼,许多券商已经开始清理股权质押项目,降低股权质押余额,其中就包括太平洋证券、国元证券等,下降幅度均在10%以上。其次,公司也吸取了之前的教训,对股票质押业务进行了更加全面的尽职调查,存量风险得到了有效的控制。”
在盘和林看来,此次股权质押风险的原因是客观的不可抗力,所以有关部门做出了包括允许到期的股票质押协议可以申请展期等措施,来对冲3月份的股权质押到期小高峰。这种非集中性的,普遍性的但力度较低的股票质押风险暴露,是比较适合通过这种方法来解决的,这和之前的用回购缓解股权质押风险有着本质的区别,“另外,经过了2019年,我们的存量股票质押风险已经得到了一定的控制,所以也并不需要力度过大的挽救措施”。
值得一提的是,近日监管部门也出台了一系列措施为上市公司补流,如2月中旬证监会出台再融资新规,解除了上市公司此前实施再融资的不必要限制。(杨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