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来西亚2016年生产力成长3.5%
马来西亚国际贸易暨工业部长慕斯达法于「2016/2017年生产力报告书」发表会上指出,马国2016年劳动生产力为7万8,218马币(约合2万1,564美元),较2015年的7万5,548马币,成长3.5%,惟却较第11大马计画(2016至2020年)须持续平均每年取得3.7%生产力成长率为低,主因金融市场动盪与商务信心不明朗所致。迄今马国已达成第11大马计画制定9万2,300马币之84.7%目标。
马国各领域中以製造业(10万6,647马币)贡献生产力最显著,成长1.4%;其他依次为服务业(6万8,166马币)成长2.8%、农业(5万5,485马币)成长3.4%,以及营造业(4万18马币)成长12.4%。
马国2016年人均生产力2万1,564美元,远低于排名最前端之美国(12万584美元)、澳洲(10万2,746美元)、新加坡(8万65美元)、日本(6万4,644美元)及韩国(5万3,126美元)。倘与部分亚洲国家比较,却高出泰国(1万398美元)、中国大陆(1万4,030美元)、菲律宾(7,536美元)及印尼(7,507美元)。以生产力成长率而言,马国生产力却低于中国大陆(6.6%)、印尼(4.6%)及菲律宾(4.4%)。
该报告称,作为带动马国转型成为高收入国,依衡量生产活动效率之总要素生产率(Total Factors Productivity, TFP),第9大马计画(2006至2010年)及第10大马计画(2011至2015年)马国平均TFP均维持于1%。2016年马国TFP则提升至1.6%。
慕斯达法部长认为,专注于生产力成长,才可达成2020年高收入经济体宏愿。第11大马计画目标为加强生产力,这是创造及维持高收入的关键。马国政府制订至2020年,达到生产力3.7%成长目标。在马国生产力计画下,马国盼私人企业界能扮演领导角色,在公共领域支援下推高生产力;其中电子与电机、化工产品、食品与饮料将成为第一波落实之支柱领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