持续创新打造区域领先的电力企业
近年来,国安电力在总经理李俊的带领下,始终坚持规范创新,解放思想,积极探索,在技术创新、管理创新、机制创新等方面取得了突出成绩,产生了显著的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先后荣获安徽省电力企业管理创新先进单位、安徽省企业管理创新成果二等奖、全国电力行业企业管理创新成果三等奖、安徽省职工技术创新成果二等奖。
淮北国安电力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国安电力)是由安徽省皖能股份有限公司、国投华靖电力控股股份有限公司、兴安控股有限公司、首达控股有限公司共同出资组建的中外合资电力企业。一期工程2×30万千瓦国产引进型燃煤机组,于1997年11月18日开工建设,两台机组分别于2000年4月13日和7月10日一次顺利通过168小时满负荷试运。两台机组先后通过国家电力公司的达标验收,被国家电力公司授予“优质工程”称号。二期扩建项目规模为2×60万千瓦超超临界机组。
大力开展技术创新,
增强核心竞争力
国安电力充分认识到创新是知识经济条件下企业应当具备的最基本特征。面对知识经济时代,如何抓住机遇,迎接挑战,实现企业自身的跳跃式发展,是国安电力发展进程中的一个重要课题。他们还认识到,技术创新是企业持续发展的生命线和提升竞争力的关键要素。一个企业只有具备强大的技术创新能力,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赢得优势,最终实现企业竞争力的提升。
国安电力作为国家千家企业节能行动成员之一,积极响应国家建立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号召,首先在节能减排方面下了很大功夫。他们选定机组增容降耗改造作为主要课题,成立了专门的研究小组,由总经理亲自挂帅,并联合科研机构开展技术攻关活动。2006年、2007年,他们经过严密论证,分别制定了两台机组增容降耗改造方案,并组织实施,共投资2600多万元,取得了圆满成功。通过增容降耗改造,两台机组额定功率均由300MW增至320MW,煤耗降低了15克/千瓦时,污染物的排放量显著减少。每年就可节约标煤40000多吨,按500元/吨计算,每年节约成本2000多万元,不仅大大提升了公司的市场竞争能力,并且提高了机组效率,降低了煤耗,取得了显著的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为节能减排做出重要贡献。
除增容降耗改造之外,公司还进行了一系列的技术创新活动。如2004年、2005年分别对两台锅炉进行的小油枪改造,2006年进行的工业水回水改造等。通过小油枪改造,在机组启动初期即可实现投粉运行,打破了启动阶段必须大量用油的原有技术限制,并使低负荷稳然用油量明显减少,机组用油量大幅下降,全年机组用油较改造前减少上百吨。通过对工业水回水改造,大幅减少了外排水量,每万千瓦时耗水量由45吨减少到30吨,年消耗水量由原来的1600万吨减少到1000万吨,年节约用水600多万吨。
2007年,国安电力2#机组第一次参加全国大机组竞赛,首战告捷,获得了二等奖;在国家电监会组织的机组可靠性评比中,国安电力2#机组又从448台机组中脱颖而出,被国家电监会授予2007年度300MW机组可靠性金牌机组。增容降耗技术创新成果获安徽省总工会、科学技术厅、劳动和社会保障厅联合评选的第二届全省职工技术创新成果二等奖,并成为全国总工会推荐的8项职工技术创新成果之一,在全国推广应用。
创新民主管理,
构建和谐劳动关系
在企业创新活动中,人的因素是第一位的。然而,国安电力是按照现代企业制度运作的中外合资企业,员工往往主人翁意识不强。为了提升员工对公司的认同与归属感,公司从多个方面入手,创新人力资源管理模式,努力构建和谐劳动关系。按照现代企业制度,公司不设职工代表大会。为了强化员工的主人翁意识,公司根据实际情况,设立了员工代表会议制度和员工议事团制度,将与员工利益密切相关的事项提交员工代表会议或议事团会议讨论,为公司决策提供参考。借助内部网站,公司开通了BBS,架通了公司管理层与员工的沟通桥梁。通过不懈努力,广大员工对公司的认同感和归属感明显增强,积极地参与到公司的管理中。2006年,总经理李俊作为主创人的《以构建和谐劳动关系为核心的企业民主管理》研究成果获得了安徽省第三届管理创新二等奖,《现代企业制度下的民主管理》获全国电力行业管理创新三等奖。
为了调动员工积极性,公司每年还举行一次管理论坛,鼓励广大员工建言献策。通过3年来的实践,管理论坛在提升公司管理水平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广大员工通过论坛将对公司各方面工作的真实看法反映出来,通过这一途径广开言路,为公司了解并解决实际问题提供了参考意见。
公司每年还组织召开一次年度工作醒思会议。各部门总结年度工作,不讲成绩,重点是查找问题和不足,研究制定改进措施。通过醒思会,进一步统一了思想、提高了认识、提升了工作水平,保证了公司年度工作目标的实现。
国安电力还就在中外合资企业如何发挥党组织的作用进行积极探索,并形成了一套与中外合资企业管理模式相适应的党建工作新机制。
坚持文化引领,
提升公司软实力
作为企业“软”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团结奋进的不竭动力,文化在企业的发展中扮演着愈来愈重要的角色。近年来,国安电力在强化安全生产、经营管理等工作并取得可喜成果的同时,进一步开拓思路,创新企业管理模式,开始尝试将企业文化建设作为引领公司发展的新动力,并于2006年正式启动了国安电力文化引领工程。一年多来,公司在企业文化方面着力较多,在国安文化元素沉淀的基础上对其进行总结提炼,制定了企业标识手册VI、行为手册BI、理念手册MI及文化手册,初步形成了以“3G行文化”(GO-ON,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的奋斗精神;GREEN,“生产绿色电能,传播绿色理念”与“言必行、行必果”的“绿色”承诺;GOOD,“你行!我行”善于赞美、做最好的自己的和谐氛围和人生态度。)和“First精神”(自强不息、艰苦奋斗的拼搏[Fighting]精神;追求卓越、志在千里的创新[Innova鄄tion]精神;双向忠诚、乐于奉献的敬业[Re鄄fine]精神;海纳百川、虚怀若谷的学习[Study]精神;团结合作、协同成长的团队[Team]精神)为核心的文化体系,并借助多种形式在公司内部进行共同价值观体系的培育和引导。通过国安电力文化引领工程的不断深入推进,文化在公司的发展中发挥了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公司软实力得到了明显提升。
持之以恒学习,
培育持续创新能力
要实现企业的持续创新,必须使企业具备持续创新的能力。持续创新能力是企业创新进步与效益增长不断相互促进并且形成持续良性循环的能力。学习是创新之源,学习是企业创新发展的基础,学习是持续创新力的不竭源泉。国安电力在企业持续创新机制的建设中,着重持续学习机制的建设,积极开展创建学习型组织活动,不断提升组织的学习能力,培养公司和员工的创新能力,使组织向学习型组织迈进,巩固公司实施持续创新、实现持续发展的基础,使公司创新发展进入良性循环,持续创新能力得到培育与提升。
多年来,国安电力在实现自身发展的同时,以创新的视角,积极履行社会责任,与地方开展社企共建,通过送文化、送法律、项目合作等方式,支持地方的经济建设,支助困难群众,为构建和谐社会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