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9.7%企业认为讲诚信往往吃亏
近年,中国企业家调查系统发布了《2008·中国企业家队伍成长与发展十五年调查综合报告(上)》,《报告》显示,诚信缺失仍然是我国企业面临的突出问题。中国企业家调查系统的调查显示,2007年我国24.1%的企业在对外合作中经常遭遇不讲诚信的情况;29.7%的企业经营者认为“在目前阶段,讲诚信的企业往往吃亏”。我国企业诚信建设任重道远。
不诚信
直接破坏了市场秩序
调查显示,我国企业信用存在的最主要问题依次为:“拖欠货款、贷款、税款”、“违约”、“制售假冒伪劣产品”、“披露虚假信息”、“质量欺诈”等。这些问题直接破坏了市场秩序,使商业交换难以正常进行。
分行业看,“拖欠货款、贷款、税款”现象相对比较严重的前三个行业是: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通信设备计算机及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专用设备制造业。
“不履约”现象相对比较严重的前三个行业是:建筑业、塑料制品业、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
“污染环境”现象相对比较严重的前三个行业是:造纸及纸制品业、非金属矿物制品业、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
“商标侵权、专利技术侵权”现象相对比较严重的前三个行业是:专用设备制造业、仪器仪表及文化办公用品机械制造业、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
“制售假冒伪劣产品”现象相对比较严重的前三个行业是: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塑料制品业、通用设备制造业。
“拖欠职工工资”现象相对比较严重的前三个行业是:建筑业、纺织服装鞋帽制造业、通信设备计算机及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
不良行为
都与不讲诚信有关
在调查中,部分企业家认为产生企业诚信问题的主要原因是有关部门执法不严、部分企业经营者职业道德素质不高和企业普遍追求短期行为造成的。
诚信问题作为企业家履行社会责任的重要内容而受到企业家的普遍重视。调查显示,企业家普遍认为很多不良行为的实质都与不讲诚信有关,48.8%的企业经营者认为社会诚信环境的缺失是导致企业不履行社会责任的主要原因之一。
调查表明,履行社会责任正逐渐得到我国企业经营者的广泛认同,并成为企业经营者的主要追求,相当多的企业经营者已经意识到提高社会责任意识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根据调查,42.4%的企业经营者认为“社会责任感”是“成为一个成功的企业家最重要的方面”,56.8%的企业经营者认为“社会责任感”是“目前企业家最需要提升的方面”。
16个字全面履行
企业社会责任
调查表明,我国企业家要全面履行企业社会责任,需要在“诚信经营,保护环境,利益共享,社会公益”这16个字上做出努力。
报告称,“诚信经营”和“保护环境”是对企业各种生产经营活动的基本责任约束,是成为合格企业的前提;“利益共享”是保证企业处理好与各方利益相关者关系、实现企业自身可持续发展的责任要求,是成为优秀企业的前提;“社会公益”则是对企业回报社会、促进社会和谐发展的责任要求,是成为卓越企业的前提。
诚信经营的新内涵,对企业家的法治意识和品德修养提出了更高要求。2002年调查表明,大多数企业家认为,对于自己的行为,最有力的外部约束是法律法规,最有力的内部约束是自身修养。同时,有关企业家最容易出现的问题中,“经济问题”、“独断专行”、“生活腐败”和“弄虚作假”排在前列,这反映出了法治意识和品德修养的重要性。历年调查数据显示,企业经营者普遍重视法治,认为在任何情况下都应该严格遵纪守法。
保护环境的新内涵,对企业家的环保意识和经营理念提出了更高要求。2004年和2006年的调查显示,绝大多数企业经营者同意“保护环境与发展经济冲突时应当优先保护环境”,赞同“对企业可能造成的污染进行治理和补偿”。不过,仍然有一些企业把环境保护投资看做只是增加企业的成本,注重短期利益,在环保问题上采取被动应付的态度。
利益共享
对企业家提出更高要求
利益共享的新内涵,对企业家的精神境界和团队领导力提出了更高要求。2006年调查中,考察了企业经营者对企业承担各类利益相关者责任的必要性的认同程度,消费者权益责任、股东权益责任、员工权益责任、环境责任、客户(同行)权益责任、国家社会责任和社区权益责任依次排在前列。总的来说,企业经营者高度认同利益共享的必要性。不过,有些企业甚至不惜损害他人利益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2007年的调查中,65.7%的企业经营者同意“本行业中存在不少恶性竞争”。
社会公益的新内涵,对企业家的社会参与和社会影响力提出了更高要求。2006年调查表明,企业家认可承担公益责任的必要性。在企业公益责任的各项中,对“为社会提供就业机会”的认同程度最高。其他依次为“救助社会弱势群体”、“参与社会社区公益活动”和“捐助慈善事业”。调查显示,企业家群体对于自己在促进中国改革与发展中的作用有较高的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