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投资理财>> 观点评论>> 正文

金融创新助推重庆崛起

人民财经网  2016-02-11 09:38:50 阅读:
核心提示:

 

  近几年,重庆市政府为将重庆打造成为长江上游的金融中心进行了许多有益的探索和尝试,并在金融市场建设上取得了一定成效。如重组了重庆国际信托投资公司,成立了重庆渝富资产管理经营公司作为金融控股集团;重组西南证券和重庆市商业银行并积极推动其上市,成立了全国最大的信用担保公司———三峡担保,专门为库区的中小企业融资服务等

  6月18日,对重庆人来说是一个双喜临门的好日子,在“重庆直辖十周年、重庆联交所成立三周年庆典仪式”上,国务院国资委产权局局长郭建新宣读了一个特别让重庆人高兴的大喜讯:重庆联合产权交易所成为全国第四家可以从事央企产权交易资格的产权所。至此,我国北部、东部、西部地区都有了自己的全国性产权窗口。

  政策利好

  在谈到央企交易新平台时,重庆联交所董事长刘轶回答媒体采访时表示,西部地区加上湖南、湖北14省市共有中央企业近5300家,所属国有资产约3万亿元。央企交易平台设在重庆,不仅对重庆及中西部地区中央企业国有产权实现就近交易、降低交易成本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而且对重庆在中西部地区资本要素市场的集聚、辐射和带动作用的充分发挥,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

  其实重庆市就在完成直辖10周年庆典前后几天内,先后收到了来自铁道部、国家开发银行、各商业银行以及中石油、中石化送去的“战略合作礼包”,这些“大礼包”总值超过3000亿元。除收到国家赋予的“国家城乡统筹发展试验区”这一特大政策礼包外,国家开发银行送出的礼包分量最重。

  6月15日,国家开发银行与重庆市政府就支持重庆市“一圈两翼”发展战略达成协议,并与重庆市的16个投融资平台签订了1400亿元的贷款合作协议,对已经通过评审的项目签订了贷款协议。这1400亿元主要用于五个领域:一是基础设施建设,包括交通、电力、水利和城镇基础设施建设;二是产业发展领域,包括高新技术、汽车摩托、资源加工、装备制造以及农业、医药等产业和基地建设;三是社会事业发展领域,用于给低收入者家庭提供廉价房或经济房予以住房保障以及保障其子女入学教育和看病保险等;四是生态环境建设;五是国企改革、重组和资本运作。

  对内开刀

  据统计,直辖10年,重庆GDP由1996年的1187.47亿元增长到了现在的3486.20亿元,金融业占GDP数由1996年的1.15%上升到了今天的3%—4%,几乎打了三个“滚”。

  这些成绩的取得与重庆在金融改革上的创新举措是分不开的。近几年,重庆市政府为将重庆打造成为长江上游的金融中心进行了许多有益的探索和大幅度的动作,在金融市场建设上已经取得了较好成绩。如重组了重庆国际信托投资公司、成立了重庆渝富资产管理经营公司作为金融控股集团,重组西南证券和重庆市商业银行并积极推动其上市、成立了全国最大的信用担保公司——三峡担保,专门为库区的中小企业融资服务等。

  特别是被业界称为“渝富模式”的重庆渝富公司在重庆金融改革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素有“金融市长”之称的重庆市常务副市长黄奇帆在接受记者采访时打了个形象的比喻,他说:“打个比方来说,一个重伤的人,要想自己动手术治疗那是不可能的,这就必须要有执刀的第三方。重庆渝富就充当了这样一个角色,它就相当于重庆的‘中央汇金’,是政府打造的专门的金融控股公司。”

  在对重庆商业银行的重组案例中,重庆渝富就做了一回技艺精湛的医生。今年4月,先由渝富对商行进行注资,将其资本金由2个亿提高到20个亿,成为其大股东;然后再由渝富出资33亿元,收购商行的不良资产,把坏账全部剥离出去。这样重庆商行就变成一家资本充足、资产优良的银行了。当然渝富并不是在做赔钱买卖。在33亿元的不良资产中,其中9亿元是可以收回的;另外24亿元中,一半由商业银行今后6年所缴的地方税来补偿,另一半则由原来的老股东来出。当然以后股权还可以卖给战略投资者。在商行效益提升后,国有资产本身也实现了增值。

  对外借力

  谈起重庆打造长江上游金融中心的战略方案,黄奇帆表示,可能还需要15—20年的建设周期,并且将经历3个阶段。从1997—2007年这10年,重庆要完成基础开发;从2007—2017年,重庆要完成功能开发,即工业、贸易等各方面极大发展的阶段;从2017—2025年,重庆要完成要素开发,并成为长江上游金融中心。

  同时他还表示,重庆有五大产业欢迎外资进入,包括石油化工、电子等工业项目;每年要建成2000多万平方米住宅的房地产业;重庆马上要建设1000多公里高速公路、1000多公里铁路、几千公里的普通公路、交通建设等基础设施;电力等能源设施建设;旅游、金融、商业等服务业。

  对此,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金融研究所所长夏斌也有着相似的看法。他认为,金融外包将成为重庆未来的发展机遇。他说:“印度的金融外包全亚洲第一,有240亿美元,我国还不到其1/10,中央提出今后5年要扩大10倍,这是重庆的机遇。”同时,他还提到目前中国资本市场的“短腿”——私募股权基金。他建议,重庆应该把大量民间资金聚集起来发展该基金,吸引全国资本来重庆投资。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产品与服务 | 法律声明 | 隐私保护 | 招聘信息 | 征稿启事 | 联系我们
人民经济网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14-2024 finance-people.com.cn/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14039618号-2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5585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五道口东升园华清嘉园13号楼
服务咨询QQ:601346133    36351310 投稿邮箱:3932566@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