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企文化再造
近年,笔者采访报道了湖南冷水江钢铁总厂制度创新的事迹,虽然篇幅不小,但仍意犹未尽。其实,无论战略、制度、管理,哪方面的创新都必须通过对企业文化的促进和改善而产生作用。也就是我们所共知的,企业的根本竞争是文化的竞争,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就是根本意义上的企业文化力。
冷钢制度创新的根本价值,就是最大程度地、最迅速地促进和牵动了企业文化的变迁与再造。所以厂长陈代富说:“比企业规模增长还重要的是,我们老牌国企的职工真正适应了现代企业制度和市场经济体制,这是我们未来核心竞争能力的源泉。这个过程可以视为,国企文化涅?的过程。走过了这个过程,无论企业整体改制,还是取胜于未来竞争,才有了基本的可能。”
冷钢是建厂近50年的老牌大型国企,具有计划经济时期背景下最为典型的国企文化,加之地处欠发达的湖南中部的县级市,信息闭塞,观念滞后,这不能不说是上世纪90年代中后期企业濒临破产、陷入绝境的重要原因。可以想象,当时比严重亏损面临倒闭更可怕的是,职工群众失去了信仰和信心,陷入了绝望,或者称之为原有文化的彻底坍塌。
拯救这样的企业,从何入手?这个时候不是你指责观念、抱怨体制的时候,也不是你移植现代企业机制和管理的时候,企业的文化机体虚弱至极,不仅下不得猛药,甚至连水都吸收不了。怎么办?这也正是冷钢新一届班子7年前接手时的最为得意之作———以班子的信心恢复职工的信心,以班子的精神振奋群众的精神。当然,这也最符合老牌国企文化的惯性规则,职工看班子,群众看领导。本来,新班子的使命底线是,可以破产、可以重组或者卖掉。因为,这个企业早已列入原国家经贸委的破产企业名单。而且,国企改制,中央政府的基本原则是“抓大放小”,冷钢不在“抓大”之列。
但是像冷钢这样规模和现状的企业,确实难以一卖了之。首先,124%的资产负债率表明,企业实质已经破产,出售冷钢国家收不到回报,意味着国家资产的消失。同时,更为重要的是,职工如何安置,如果产权出售变现的钱还不够安置职工,势必造成严重的社会问题和负担,这种负担最后仍将转嫁给国家政府。这是当时冷钢班子的共识,也是他们决心自救的前提。
当职工群众知道新班子是来救冷钢而不是来卖冷钢时,希望开始死灰复燃。
此后,也才可能是体制、机制、管理等套路的实施和成功。当然,职工信任班子,班子不断推出举措,是一个胶合的过程,是个说不清楚先有鸡还是先有蛋的过程。并且,这个过程永远是动态的,驾驭这个过程的艺术,奥妙无穷。这也是冷钢领导班子成就斐然的智慧过人之处。
所以,冷钢从根本上讲,更应被视为国企文化再造的典范。国企文化的传承与创新,是国企改革的一道根本课题,冷钢经验,可谓范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