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产业化之路通向何方?
“教育产业化”是1999年高校扩招之后炙手可热的时髦词汇。面对高等教育的发展,很多人提出中国教育的产业化发展道路。而现实是,在教育发展的过程中,教育产业化的争论越来越多。中国的教育产业化之路,走还是不走?产业化究竟怎么走?
早在1992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第三产业的决定》中指出,教育事业是第三产业中对国民经济发展具有全局性、先导性影响的基础行业。第三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强调,要切实把教育作为先导性、全局性、基础性的知识产业和关键的基础设施,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重点地位。《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则更明确地提出要“发展教育产业”。但现在的争论焦点则是:中国的教育要不要产业化。
其实在谈论教育产业化之前,很多人也只是随波逐流,你骂的好像有道理,我也跟着骂。其实在批评中国的教育产业化之前,是不是应该弄明白一点:什么是教育产业化。民营教育的兴起被人看做产业化的一种,其实教育民营化与教育产业化也是有明确区别的。教育民营化强调发挥民间力量,形成教育竞争的局面;教育产业化则强调的是教育与产业(比如工业)的挂钩,是教学的知识成果与产业生产的经济效益之间的互相拉动。
什么是教育产业化?教育产业化有怎样一个发展过程呢?数十年前,美国斯坦福大学开辟了学校工业园,使教学活动、科研成果与工业园的发展双向互动、彼此推进,最终形成了世界一流的技术和知识密集型工业开发区,这就是“硅谷”。对这一成功的案例,有人提出了“教育产业化”这一概念。之后,美国的麻省理工学院、哈佛大学和英国的剑桥大学等,也在20世纪80年代开始了“教育产业化”的尝试,开辟了一些既有社会效益也有经济效益的研究项目。
这是国外的办学理念。在中国,这样的理念行不行得通也是个没有答案的问题。我国教育管理体制基本上实行的是国家集中计划、政府直接管理的体制。在现有的市场经济体制下,原有的教育管理体制已不能适应社会、经济的发展。教育要适应当代的社会经济发展状况,为社会提供足够和优秀的人才,是教育的目的所在。但是,教育产业化不是说直接把教育推向市场就可以了。虽然早在1992年国务院颁发的《关于加快发展第三产业的决定》中,教育就被明确列为第三产业,而且是“对国民经济发展具有全局性、先导性影响的基础产业”,但是在高等教育经历了扩招、改革等等之后,教育产业化又成为了不切实际的空谈。
教育部部长周济掷地有声:“现阶段中国教育事业的发展要反对‘教育福利化’和‘教育产业化’这两种倾向,现阶段必须坚持教育的公益性原则,教育发展要以政府投入为主。”所以中国的教育产业化陷入了泥潭,一方面是政府对产业化的否定,一方面是教育要走产业化的驱动。
当然,产业化的路不可能一蹴而就,而是需要时间来慢慢发展。在中国的教育制度下,产业化发展有着潜在的可能。在计划经济条件下的国家和各级政府、国有企事业单位举办的各级各类教育机构办学模式单一、办学体制僵化、教育机构冗员严重、教育资源利用率低,存在着严重的浪费状况。在这些公办教育机构中沉淀着相当数量的物力资本和人力资本存量。若通过教育产业化手段充分利用市场经济资源配置的机制和方式整合这部分沉淀着的教育资源存量,其增加教育市场供给的潜力是相当大的。
为了在全社会范围内为初等教育的普及与发展创造一个良好的社会环境和经济条件,使每一个适龄青少年都能比较平等的接受初等教育,以保证整个国民素质的普遍提高,对初等教育的投资与管理,原则上讲只能由政府和社会来承担,实行相对集中的投资管理体制,以加强政府对初等教育发展的组织与协调,确保初等教育这一国民教育的健康、均衡发展。
对中高等专业教育投资的组织与管理,原则上不应实行高度集中的管理体制,而应实行决策相对分散、学校拥有较大投资自主权,并能充分发挥市场对中高等专业教育投资进行积极引导和灵活调节的管理体制。与此同时,由于对中高等专业教育的投资是一种能为投资者带来较高经济收益回报的人力资本投资,投资的收益一般主要为受教育者个人所得,那么对这种教育的投资,若从利益与责任对等的角度看,应主要由受教育者个人承担。
中国要走教育产业化不是不可以,但需要根据我们自己的国情,在坚持教育公益性的基础上,摸索中国自己的产业化道路才是教育的产业化出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