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党内和谐带动社会和谐
事业兴衰,关键在党。有效推进全市的各项工作,必须充分发挥各级党组织的领导核心作用。要着眼于推进党内和谐,以提高各级党组织和党员干部科学执政、和谐执政能力为重点,全面加强党的建设。以党内和谐带动社会和谐,为推进长治的科学发展、和谐发展提供坚强的组织和政治保证。
他说,理论是我们的行动指南,是凝聚党心、赢得民心的旗帜。只有把各级党组织和全体党员干部的思想统一到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上来,实现党内思想的统一,才能在人民群众中培育出一种既适应时代潮流、又符合长治实际的人文精神和价值理念,才能为构建和谐长治营造一种积极、健康的思想文化氛围。
同时,要以引导、保护和发挥各级党组织和党员积极性为出发点,以加强党内民主制度建设为根本,进一步规范党内政治生活,努力形成一种既有集中又有民主,既有纪律又有自由,既有统一意志又有个人心情舒畅,生动活泼的政治局面。
郭海亮说,党的各级领导班子是实现党内和谐的组织者、推动者和引领者。实现党内和谐,首先要建设团结和谐的领导班子。长治市将进一步推进县乡领导班子的配备改革,确保实现中央和省委确定的改革目标,把县乡两级领导班子建设成为富有朝气、结构合理、坚强有力、团结和谐的领导集体。各级班子的“班长”要以身作则、率先垂范,充分团结一班人,调动班子成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使“一个人”的能动性转化为“一班人”的积极性,将“一班人”凝聚成和谐的领导集体。
和谐社会的价值归宿是老百姓安居乐业,直接跟老百姓打交道的是党的基层组织。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实现基层组织和谐是实现党内和谐、构建和谐长治的基础工程。要围绕健全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长效机制,进一步加强党的基层组织和党员队伍建设,发挥基层党组织凝聚人心、推动发展、促进和谐的作用,动员和组织广大党员做促进社会和谐的表率。
党群关系的和谐状况,是整个社会和谐程度的晴雨表和风向标。党风正则干群和,干群和则事业兴。要把领导干部作风建设作为党风廉政建设的重点来抓,切实加强领导干部的思想作风、学风、工作作风、领导作风、生活作风建设。
郭海亮说,一个和谐的社会,并非是不存在任何矛盾或利益冲突的社会,但一定是各种矛盾能够得到及时有效化解、各种利益关系比较协调的社会。实践证明,各级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协调各种社会关系能力的大小,是社会能否保持和谐稳定的决定性因素。要主动适应经济社会加速转型的现实要求,不断提高科学判断形势的能力,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有效管理社会的能力,组织群众、服务群众的能力,分析问题、应对复杂局面的能力,协调利益关系、化解矛盾纠纷的能力,扎实推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