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牌发展切忌急功近利
品牌在中国早已得到企业界的重视,然而,据调查,中国品牌的平均寿命为7.5年。本土企业真正在做品牌的屈指可数,甚至许多知名品牌还在品牌管理上犯低级错误。
品牌的建设如人的成长,有阶段性跨越与必经之过程。前期基础阶段越扎实、越坚固,其发展之后劲势必更为持久有力。然而,许多中国企业家总是抱着急功近利的心态,依靠着大量的广告费砸向市场,幻想让自己的品牌一夜间红遍大江南北。虽然在短时间内能迅速建立品牌的知名度,但品牌的产品管理、生产管理、人员管理、渠道管理等内部因素未能跟上品牌发展速度。从旭日升、央视广告标王秦池,再到史玉柱的巨人集团、金正集团,巨额广告费打造出来的品牌知名度能够让这些企业在短时间内春风得意,但当危机来临之时,竟然没有一家企业挡得住。战略的缺失、管理的混乱、企业家心态的浮躁,导致了中国许多民族品牌难逃悲剧命运。
为什么“品牌流星雨”仿佛是某些中国品牌发展的宿命?把脉中国本土品牌,我们发现,在目前中国崛起的民营企业中,大多数企业管理者一直在把产品销售当成品牌经营。他们认为产品销售量上去了、市场占有率有了,品牌也就做好了。这种浮浅的品牌意识导致许多企业热衷于价格竞争、广告狂轰、促销等“短视”、“投机”行为。
在中国目前这样一个市场化正处于起步的社会中,中国品牌的短命既有客观的因素也有特定的人为主观因素。反之而言,中国本土品牌要摆脱短命的宿命,打造具有生命力的强大品牌,同样离不开两方面的因素影响。客观因素的影响要取决于市场运作秩序的理性、政府政策的支持、企业产权的制度化等,但这都不是决定中国民族品牌发展能否基业常青的最主要因素,管理者本身的素质、企业内部的管理水平才是决定品牌能否发展壮大的关键。
美国著名学者柯林斯经过长时间的研究,从《财富》500强的企业中,选择了几十家发展超过20年、投资回报率远远超过大盘股平均指数的企业进行对比研究,发现这些品牌能够基业常青,实现从优秀到卓越的跨越,秘密在于3个方面,即训练有素的人、训练有素的思想和训练有素的行为。
柯林斯的研究结果对中国民族品牌的构建有莫大的启示。从许多正在不断崛起发展的优秀本土品牌如海尔、华为、杉杉、TCL、海信身上,我们可以看出这些优秀企业的管理实践都与柯林斯研究结果有相同之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