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正文

大批华晨汽车“开进”欧洲

人民财经网  2015-10-28 09:39:43 阅读:
核心提示:

  这是迄今为止,我国自主品牌轿车整车出口量最大的一份合同。在华晨董事长祁玉民看来,“在国际市场上,要赢得消费者的重要一张牌,应该是品牌。”

  近年,首批出口德国的3000辆中华轿车正式运抵大连港口。据悉,此批中华轿车为华晨与德国HSO公司签署的15.8万辆中的首批,也是华晨正式进军欧洲汽车市场的先行兵。

  2005年,尽管我国共有1009家汽车企业有出口记录(包括零部件企业),同比增长43.1%,但是,出口不到10辆车的汽车企业就达600多家,其中,出口1辆车的企业更是高达160家。也正是因此,在中国汽车出口“大跃进”的表象下,诸多人对自主品牌所谓的“出口时代”心存质疑。

  此次,自主品牌生力军华晨汽车一举打破民族汽车出口纪录,与欧洲大型知名物流公司HSO汽车贸易公司一次签署为期5年,共15.8万辆中华轿车的出口协议。这是迄今为止,我国自主品牌轿车整车出口量最大的一份合同。据悉,HSO汽车贸易公司是欧洲知名物流公司,其总裁萨尔斯曾经成功把现代汽车引入德国。

  据了解,中华轿车计划出口德国及欧洲市场总数量为15.8万辆,具体战略为:2006年3000辆,2007年1.5万辆,2008年2万辆,2009年3万辆,2010年4万辆,2011年5万辆。2006年的3000辆主要面向德国市场,2007年进入德国、比利时、荷兰、卢森堡、奥地利、瑞士、波兰、列支敦士敦等8个国家,2007年至2011年进入法国、意大利、捷克等22个欧洲国家。

  华晨能够拿下此单最主要的因素就是性价比。虽然价格高于国内市场,但在德国市场还是有竞争力的。不过,在华晨董事长祁玉民看来,“在国际市场上,要赢得消费者的重要一张牌,应该是品牌。”

  在此前谈判时曾出现每辆车700欧元的差价,“除了把这700欧元消化以后,每台车(德方)再给我加80欧元。”祁玉民表示。

  业内专家李安定评论认为,和日本车70年代进入欧洲相比,华晨起点比较高,但也需要一个过程。

  事实上,华晨从1997年就开始对海外市场进行经营与打造。到目前为止,华晨海外市场网络已发展到33家,同非洲、亚洲、欧洲、南北美等地区客户都建立了良好的贸易关系,初步形成了华晨汽车及零部件的海外销售网络。同时,华晨在埃及的CKD工厂建设,出口美国项目以及欧洲零部件配送中心都进展顺利,而此次德国市场的打开,也为华晨拿下了“全球通行证”,由德国走向欧洲,从美国覆盖北美的国际化市场格局已然形成。“到2010年力争实现整车出口6万辆,创汇6亿美元”,祁玉民表示:“我不能把中华这个牌子拿到德国去让中国丢人,这是我的一份责任!”

  但华晨此次登陆德国,并不完全意味着其进入了欧洲高端市场。有业内人士分析,此举也是华晨和德国合作方之间的一桩美满“姻缘”。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产品与服务 | 法律声明 | 隐私保护 | 招聘信息 | 征稿启事 | 联系我们
人民经济网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14-2024 finance-people.com.cn/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14039618号-2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5585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五道口东升园华清嘉园13号楼
服务咨询QQ:601346133    36351310 投稿邮箱:3932566@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