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正文

铸就中国的国际化品牌

人民财经网  2015-09-07 09:03:39 阅读:
核心提示:

  伴随着企业的跨越式发展,潍柴集团董事长、潍柴动力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谭旭光逐渐把目光转向海外。

  “潍柴必须超越国内的同质化竞争,以推进国际化发展作为战略方向,坚持以汽车及汽车零部件产业为主业,在汽车及零部件的研发、制造、销售、服务领域走出一条民族品牌称雄世界的专业化、国际化发展道路。”谭旭光12月13日在接受本报记者专访时表示。

  谭旭光显然有足够的底气作出如上表示。目前,潍柴集团已凭借动力总成、汽车零部件、整车三大板块业务构建了国内汽车行业发展潜力巨大的完整产业链条,其旗下的陕西重汽是中国15吨以上重型汽车最具竞争力的企业之一,潍柴发动机在15吨以上重型汽车和5吨以上装载机动力配套市场中分别占有80%和60%以上的市场份额,它生产的火花塞、汽车空调压缩机、活塞等汽车零部件的市场占有率皆居同行前列。

  “我们将进一步增强发动机、变速箱动力总成板块的核心竞争力,做强商用车板块,壮大汽车零部件板块的规模。”谭旭光说,“到2012年实现销售收入1000亿元,成为中国汽车工业重要的产业集群之一。”

  谭旭光认为,国际化应该是立体的,即不仅要把产品卖到国际市场上去,还要从国际市场上引进技术,并开展人才交流,“潍柴要进一步提升品牌,就一定要做一个国际化的品牌,发挥好资源、成本方面的优势,弥补技术方面的不足”。

  在谭旭光看来,将国有企业传统的政治优势和现代市场经济的机制优势很好地结合起来,这是潍柴集团获得又好又快发展的重要法宝。

  “国有企业具有积累了几十年的文化优势和管理优势,但其中很多到现在还没有根本改变发展机制的问题,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没有以现代企业的标准去衡量、改造企业。”谭旭光说,快速膨胀的市场会掩盖这些矛盾,一旦市场萎缩了,矛盾就会集中暴露出来。

  国有企业自身的矛盾之一就是没有健全的公司治理结构,“一些国企要么执行力不行,要么一个人说了算。潍柴的解决之道就是培育团队文化,然后用沟通的方式把决策贯彻下去”。

  谭旭光认为,中国重型商用车市场的盲目投资、同质化竞争问题突出,“今后5年将出现激烈的竞争,产业大重组不可避免”,而潍柴“10年来一直注重内涵式发展,今后将在核心技术、规模效益、市场结构上作进一步提升,增强未来5到10年的竞争力”。

  “中国企业要走向国际,一方面必须扎扎实实在掌握核心技术上下功夫,不仅要拥有‘常规武器’,还要拥有‘核武器’。”谭旭光说,“另一方面,要学会用国际语言应对来自国际市场上的一些负面评价,多干少说,尽量避免不必要的争论和纠纷。”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产品与服务 | 法律声明 | 隐私保护 | 招聘信息 | 征稿启事 | 联系我们
人民经济网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14-2024 finance-people.com.cn/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14039618号-2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5585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五道口东升园华清嘉园13号楼
服务咨询QQ:601346133    36351310 投稿邮箱:3932566@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