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老字号的国际战略
海外淘金商标铸就保障
可口可乐公司创始人艾萨·坎德勒曾说过:假如可口可乐的所有财产在今天突然化为灰烬,只要我还拥有“可口可乐”这块商标,我就可以肯定地向大家宣布,半年后,市场上将拥有一个与现在规模完全一样的新的可口可乐公司。
正如艾萨·坎德勒所说,商标对于一个企业来说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被誉为“天津三绝”的狗不理包子在上世纪80年代进军日本时,却遭遇抢注。1989年,日本和光堂株式会社将“狗不理”注册为产品商标。特别是上世纪90年代,天津狗不理集团的合作伙伴大荣株式会社也注册了“狗不理”商标。经过十余年的协商和谈判,天津狗不理集团才最终于今年9月拿回了遭抢注的商标。
无独有偶,同仁堂也曾在日本遭到过抢注。此外,“全聚德”、“王老吉”、“女儿红”等都曾遭遇海外抢注。老字号频频遭遇抢注,严重地阻碍着国内企业进军海外市场的步伐,同时也影响了老字号的海外声誉和企业权益。
据不完全统计,我国一些商标特别是知名商标的抢注事件屡屡发生,造成了每年约10亿元的无形资产流失。
以往,很多国内企业在遭遇海外侵权时往往选择沉默。但“王致和商标案”的胜诉,作为中华老字号海外维权第一案,为老字号海外维权开了一个良好的先例。
据专家分析,众多的老字号商标被抢注,并非完全是中国企业知识产权意识的问题,它同时反映出中国企业在海外影响逐渐增强,海外市场主体开始有组织、有意识地给中国企业走向海外市场设置障碍。
有了前车之鉴,上海老字号“南翔馒头店”在进军东南亚各国之前,就在当地注册了商标。而去年在日本开的第一家“上海老饭店”也是提前注册商标。
我国的老字号都是传承已久的金字招牌,有了商标注册这层“防护衣”,拓展海外市场将更有法律保障。
与时俱进老店困境突围
据有关部门统计,我国约有老字号企业数万家,但是半数以上现状不容乐观。
与我国的老字号不同的是,国际上一些历史悠久的品牌,往往拥有强大的品牌价值和品牌资产。作为百年品牌,可口可乐如今依旧充满活力,究其原因是可口可乐公司充分了解每个时代目标消费群体的理念,适当调整产品,迎合市场。品牌不变,但产品的设计和口感确是与时俱进,这样才使品牌永葆青春。
一些业内人士也分析,像雀巢、迪斯尼这类企业不断引进新的管理理念、先进技术,不断改制革新,适应社会发展,才具有强大的竞争力。
相比之下,我们的老字号到最后仅仅只剩下招牌。中国商业联合会副会长、中华老字号工作委员会主任安惠民表示:目前老字号不够强大,有客观原因,但从根本上说,还是其本身思想观念陈旧、经营管理落后、技术水平跟不上形势等因素所造成的。
面对困境,不少老字号也在探索中寻求发展。北京全聚德与首旅集团等联手组成新集团,将丰泽园等20余个中国餐饮老字号收归旗下,实施全国化市场战略。全聚德在其全国连锁店内统一标准和风味,并取得良好的效果,打开了我国老字号全国化乃至全球化的品牌拓展之路。
2006年,商务部启动了振兴“中华老字号”工程,提出了一系列有效保护和振兴“老字号”的措施,推动老字号进一步开拓海外市场。
政府部门在政策上对一些有明显优势的老字号给予适当倾斜,进一步增强了这些品牌的自主创新能力和国际竞争能力。
与此同时,我国政府还根据老字号的历史和文化渊源制作并发行电视宣传片、丛书和画册,开展“老字号”文化宣传活动,大力支持其参加各类品牌性展会,以扩大“中华老字号”的国际影响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