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正文
蓝天碧水铭记社会责任
人民财经网
2015-08-27 10:59:05
阅读:次
核心提示:
大家都说经济开发到哪里,哪里的生态就遭破坏。来自合肥经济技术开发区的一组数据是对这句话最好的反驳:从建区以来就制定了每年植100万棵树的绿化指标,仅去年绿化投入就达到8000万元,累计绿化总投入达1.8亿元。到去年底,全区绿化面积达到8762亩,绿化率达36%,人均绿化面积近40平米,在商务部对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的综合投资环境评比中连续在中西部地区5次蝉联第一。
夯实环保基础
打造和谐生态开发区,提升发展品质是合肥经济技术开发区始终坚持的发展方向,也是经开区履行社会责任的重要部分。早在2005年,经开区就在中西部地区率先通过ISO9001国际质量体系和ISO14000国际环境体系双认证。
今年7月初,由经开区自筹资金、日处理能力达10万吨的污水处理厂全线启用,实现了100%污水管网覆盖,区内企业污水全面接入。与污水处理厂一墙之隔的安徽省最大热电联产项目正在紧张施工,年内将实现为全区数百家企业、20万居民集中供热。届时,经开区内所有小锅炉将被取缔,可减排大量二氧化硫、烟尘、氮氧化物等污染气体,进一步改善区内大气环境质量。目前,污水处理厂正在实施改建,可望与热电厂、重点企业、合肥市政项目实施中水循环利用。
为提高土地集约利用率、投入产出比,经开区共投资建设了25万平米标准厂房,对投资5000万元以下的项目,原则上不供地,鼓励企业进标准厂房。对大项目则要求其每亩地投资强度不低于220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