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百安居遭到的联合反攻
近年,上海雅迪尔居饰用品有限公司以百安居销售扣点过高,并且存在拖欠货款的行为为由向社会公开宣布:在全国范围内停止向百安居供货。随后一周内,近20个品牌的经销商先后前往上海百安居总部追讨货款,并对雅迪尔表示声援。由此引发的轰动一时的雅百事件直至8月底才以低调和解告一段落。
然而,百安居和供应商的矛盾纠纷并未因雅百事件的结束而偃旗息鼓。11月中旬,韩丽宅配、朗庭、好诗迪和百儒等4家橱柜企业再次公开宣称百安居克扣其货款达1.16亿元,从即日起他们要以停货方式讨要欠款。这无疑将一度“熄火”的百安居“欠款风波”再度升级,家居市场零售商和供应商的对峙风云再起。
对垒原因类似雅百事件
11月30日,当记者联系到韩丽宅配的董事长胡文权时,他情绪激动地表示,6月份雅迪尔、图腾等企业和百安居的纠纷与现在他们和百安居的纠纷原因大同小异。如今的百安居还和昔日一样采取拖延政策:不予正面回应,并力图通过公关方式解决矛盾。
胡文权说,在雅百事件当中,其实最初华南的这几家企业也进行了积极的呼应,不断支援、配合雅迪尔向行业协会、政府部门反映百安居的欠款情况。然而在呼应过程中,百安居方面希望他们不要再参与其中,并表示一定会把钱还给他们。
“我们相信了他们的说法,希望他们能良心发现。”胡文权略带自嘲地说。然而百安居的承诺始终没有兑现,雅百事件落下帷幕以后,时至今日百安居仍旧没有向他们归还货款。
“百安居的一贯伎俩就是一直说‘我会帮你对账’,一直拖。”胡文权表示,百安居的政策就是先扣供货商的钱,然后拖欠货款。由于其经理变动很快,这样就直接导致了新来的负责人不熟悉老业务,很多事情都要从头再来,供应商总是会听到“我就是来解决问题的,我会尽全力帮你去对账,但以前的事情我实在不知道”等诸如此类的话。既然账目不清,拒绝付款就变成了理所应当。
胡文权还说,百安居经常用诸如店庆、促销用管理费、安装费、毛利补贴等幌子来平衡账目。“反正百安居不会亏一分钱,由于对账不清楚,所有的责任都是供货商的。账目不清,冻结货款天经地义。他们这样做的目的,就是把所有的收款记入销售,然后从中扣点。”
供货商为何引颈待宰
胡文权告诉记者,2003年韩丽宅配与百安居签约的扣点为18%,2004年也沿用了这一比例。然而到了2005年,由于韩丽宅配的销售额大幅度增加,百安居就采取了保销售额、保毛利的“双保”策略,增加扣点。韩丽宅配向记者提供的相关资料中显示,2007年韩丽宅配被百安居要求支付销售额的38.5%作为扣款,加上2005、2006年百安居以各种理由扣下的钱,比例超过2007年韩丽宅配销售额的50%。
胡文权给记者举了一个例子,如果按扣点30%来计算,百安居规定必须完成5000万的销售,那么百安居就会得到1500万的扣点。但假如签了5000万的销售额,只完成了3000万,那么供货商必须补齐那2000万的30%扣点;如果销售额超过5000万,多出的那部分也必须按比例扣点,作为对卖场的“奖励”。
面对这样的巨额扣点,韩丽宅配等企业为什么还坚持要和百安居合作呢?它们驻足于百安居的根源到底是什么?胡文权表示,如果不签订协议,百安居就会把他们的产品清出卖场,所有的货款也会被冻结,等待供应商的将是血本无归;然而如果合作依旧继续下去,供应商们也会被高额的扣点所压垮,无力翻身。而且当初在签订合同时,供货商必须承诺在百安居设有销售网点的区域,只能将橱柜供应给百安居一家,不得另有自己的销售渠道。为了与百安居合作,这些供应商不得不将原先的销售渠道关闭。“依托百安居,我们被卡住了脖子,离开百安居,我们以往的销售渠道已经堵死,目前我们就陷入了这样一种进退维谷的境地。”这些供应商无奈地表示。
胡文权说,百安居作为一个世界500强企业,加入它之初也是看中了它是一家跨国公司,运作应该很规范,希望借此不但能树立自身良好的品牌形象,并且还可以提高市场占有率。但是绝对没想到百安居会如此肆无忌惮地克扣供应商货款,无视供应商的权利。这些供应商向记者表示,由于百安居的这种行为,直接导致了目前供应商的资金链面临断裂,无力引进和更新技术,生产难以为继。而且他们还被迫拖欠其他供应商的货款,不仅诚信和品牌严重受损,现在有些下游供应商已经停止供货。
双方品牌市场皆受损
此次韩丽宅配、朗庭等4家供货商底气十足地与百安居抗争,一是前面曾经有同行取得了阶段性胜利,而此次他们的同盟军更多,阵容更庞大,这让他们看到了自己一方的力量;二是得到了有关协会的外围支持。据这几家橱柜企业介绍,中国建筑装饰协会针对百安居对橱柜供应商存在极不公平交易的情况,先后于2007年6月7日、7月8日、7月27日、11月16日分别召开了新闻发布会,向外界披露了对方以优势乃至是强势地位采取霸王条款、收取高额扣点、向供应商强行收取名目繁多的返点费用、长期拖欠供应商巨额货款等情况。
有关人士表示,供应商与销售商的关系就像自然界生态链中的两个相互连接的环节,一荣俱荣,一损俱损。如果只求一方独大,必将把生意做进死胡同,最终结果将是两败俱伤。现在已经有报道称,此次四大橱柜企业向百安居采取的声讨行动,使其在华南地区的1680张橱柜订单无货可供,正面临“退货潮”和“投诉潮”的双重压力。
记者于12月1日来到北京的百安居健翔桥店,工作人员向记者介绍,现在卖场中没有好诗迪和朗庭品牌的橱柜,百儒品牌的橱柜还有销售。记者通过走访发现,韩丽宅配的展台还在,但已被胶带阻隔,并有一块署名厨电部的提示牌,上面写着:“换样商品,给您带来的不便请您谅解。”工作人员向记者表示,韩丽宅配的橱柜已经不销售了,记者问其原因,该工作人员表示:“韩丽宅配的橱柜已经断货。”
在此期间,记者还多次试图电话联系百安居总部了解情况,但截至发稿时,百安居方面电话一直无人接听。
韩丽宅配等4家橱柜企业对垒百安居的纷争还未见分晓,它们最终会像雅百纠纷一样低调和解吗?初始于雅迪尔等企业与百安居交锋,再始于韩丽宅配等企业与百安居对垒,其后是不是依旧会有类似情况发生呢?鉴于此类事情的不断发生,百安居会不会改变自己对供货商的扣点策略呢?一切都还是未知数,也更值得人们拭目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