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企出口首超国企
近年民营经济蓝皮书《中国民营经济发展报告NO.4(2006-2007)》10月25日正式出版。蓝皮书指出,2006年,进出口持续保持高增长势头,其中,民营企业出口首次超过国有企业,成为我国出口的第二大市场主体。
数据显示,2006年,中国民营企业全年进出口总额超过3000亿美元,达到3076.6亿美元,增长37.1%,占全国进出口总额的17.5%,较2005年提高1.7个百分点。其中,2006年,民营企业出口2139.3亿美元,比2005年增长43.6%,增速比国有企业和外商投资企业分别高30%和17%,年度出口额首次超过国有企业。其中,私营企业出口1707.4亿美元,占民营企业出口的80%。
值得关注的是,对外贸易经营权向个人放开以后,更多的个体经营者能够直接参与国际竞争。2006年,全国个体工商户出口达到18.8亿美元,比2005年增长了12倍,发展速度相当惊人。
专家指出,从以上透露的趋势看,民营经济在国民经济的分量越来越重是必然的,如果未来趋势发生逆转,那么中国经济就有大麻烦了。但不可忽视的是民营经济的发展还面临着诸多问题亟待解决。
近年来随着国家多次下放外贸进出口权,民营出口企业迅速增加,已经成为外贸出口中的重要力量。但是与国有出口企业相比,民营企业在很多方面实际上还是“二等公民”。以出口退税为例,尽管出口退税滞后在外贸企业中普遍存在,但在资源有限的情况下,各地政府纷纷采取了向大型国有企业倾斜的办法,中小私营企业很难分得“一杯羹”。“不是没有生意,而是缺少流动资金”成为许多私企面对的最大难题。目前,各地为缓解退税滞后问题而大多采取了出口退税质押贷款办法,由于税务机关对质押贷款非常谨慎,国家的退税款没有下来往往就停止收单,这样企业即使单证齐全也贷不到款。在同等情况下,私企贷款又被排在国企后面,实际上也无法享受到有关政策。
严酷的国际形势也威胁着民营经济的发展。此起彼伏的贸易壁垒不断出现,首当其冲的是我国企业将面临一系列的反倾销反补贴调查,有时反补贴和反倾销同时适用,企业更如雪上加霜。
由于不少民营企业都是两头在外的加工型企业,人民币的持续升值、出口退税的调整、用工成本的提高,使得本已非常微薄的产品利润空间几近于零。在产品差异化方面,模仿竞争和恶性价格竞争相当普遍,这类企业的生存基本上靠的就是低价竞争优势,事实上,这类企业能生存下来,很大部分就是靠出口退税获得的那部分利润。
业内专家也指出,民营企业出口绩效对于我国经济增长的重要性日益明显。基于企业集群的水平差异化和基于企业的水平同质化共存牞向上的垂直差异化激励缺失牞进入壁垒强化了低质量的产品垂直差异化。在集中度方面牞低度集中的市场结构导致我国民营企业出口缺乏市场势力。由此可见,我国民营企业出口绩效的进一步提高牞关键在于推进产品差异化进程牞增强产品的市场集中度牞实现基于企业层次的市场势力。通过技术更新来优化出口结构的转型,扩展出口国以分散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