庞大资金托起镇域经济
近年,山东省威海市草庙子镇内的威海市工业园区同时开工的22个投资过亿元的大项目,犹如成长中的巨人迸发出强大的震撼力,让人们看到了园区大气魄的规划,触摸到急遽发展的脉搏,感受到激情澎湃的朝气。
草庙子镇变了,而“变”从何来?
规划——勾勒镇域经济发展新蓝图
从工业园区破土之日起,草庙子镇的决策者就坚持便于分期实施、滚动发展的“一心”、“两轴”、“三组团”式的规划大框架。整个规划蓝图以镇区为行政办公、商业金融、文化娱乐的中心,以穿镇而过的威文路、青威高速公路为两条轴线,并分隔成三大工业组团。
围绕以上规划蓝图,草庙子人在发展中捕捉机遇,在抢抓机遇中加快发展。围绕承接国内外大的产业项目、打造威海制造业聚集区、加快威海市区与文登城区的对接,加强对外宣传,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凸显其无与伦比的发展腹地优势、区位优势和环境优势。2005年3月5日,威海市工业园在草庙子镇破土动工后,万业染织、东维木机数控机床、碳纤维、宝隆工程材料等40多个投资过亿元的大项目纷至沓来,成为镇域经济发展的活力之源。
建设——架构区域经济腾飞新板块
在总控制面积51平方公里的规划区内,各项基础设施建设齐头并进,显示出大园区、大规划、大手笔、大发展的强劲势头。总投资2.9亿元的基础设施项目——威海威普能源开发有限公司集中供热一期工程也进入施工阶段,工人们正在紧张地安装机组和锅炉,项目全部投产后总装机容量可达到50mw,蒸气能力为260t/h,可满足整个工业园区企业和镇区居民生活供热需求。
截至目前,园区已完成基础设施投入2亿元,搬运土石方400万立方米,平整土地2000亩。其中,园区内的2号、3号、4号三条主干道已全部完成了硬化、亮化、绿化任务。
目标——打造一方经济繁荣新亮点
为了建成一流的现代工业园区,他们坚持统筹兼顾、和谐发展的原则,从整个威海城区的发展战略出发,遵循工业经济发展的规律,充分发挥草庙子镇的区位及资源优势,科学安排用地布局,正确处理好园区建设与社会发展、经济建设、生态保护、人居需求之间的关系。在项目进区中,他们坚持“环保一票否决制”,对进区项目严把环保关,通过工业园、环保局、环评科研所等层层审查,最终核定项目的性质和污染程度。同时,工业园区还坚持不断提高企业排放物达标处理的能力,结合企业技术改造和创新,要求入区企业一律采取有利于环境保护的先进技术和工艺,推广清洁生产。积极开展ISO14000环境管理系列标准和环境标志认证工作,促进资源的综合利用。
走进工业园区,令人耳目一新,犹如置身于宏伟的建设画卷中,建设专用车辆、纺织印染、新型建材、数控机床等一大批高技术含量、高附加值、高市场占有率的投资过亿元、10亿元的大项目纷纷拔地崛起。火热的建设施工现场,让人们看到了大项目的巨大发展潜能。据工业园区的负责人介绍,2005年1至9月份,工业园区已引进投资过亿元的大项目40多个,总投资额达150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