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永选:要做到最佳
从负债9亿多元到实现年利润5亿元,短短4年时间,王永选创造了被经济学家称之为“中矿金业现象”的发展神话。
一说国有企业,很多人就会想起陈旧的体制与落后的管理机制,提起国有企业的改革,一些人便会想到进行产权制度改革,似乎国有企业改革的惟一出路就是国有产权的改革。王永选创造的“中矿金业现象”典型意义就在于,在并没有触及产权变革的前提下,使一个濒临倒闭的国有企业实现了由崩溃到重生的巨变。
说王永选能“点石成金”并不夸张,在其手里先后有四家黄金生产企业演义相似的发展奇迹,而这种奇迹的诞生就是其具有一种神奇的“法术”,那就是对传统文化理念的创新,先进的企业文化正是“中矿金业现象”的核心动力。
在2005年临近之时,重组4年后的中矿金业股份有限公司传来令人震惊的消息:据最新统计,在原矿品位下降、原材料涨价及当地黄金企业重组导致原料市场占有份额锐减等不利因素的影响下,中矿金业2004年实现利税5.23亿元,同比增长121.61%;自产黄金15万两;财政贡献达1.85亿元,同比增长23.65%;职工工资福利比2001年上半年月均增长213.76%,再创地方国有企业改革发展的神话。
令人难以置信的是,4年前的中矿金业企业负债高达9.02亿元累计亏损2.54亿元,银行欠贷6.5亿元,欠缴各类社会保险金1320万元,欠职工集资本息1517万元,拖欠基建工程2.5亿元,金属亏损424.02公斤,4000多名职工和1000多名外用工连续4个月发不出工资……仅仅4年时间,从濒临倒闭到年利润5亿元,王永选在中矿金业缔造了凤凰涅 的发展神话,也创造出我国国有企业改革具有典型意义的发展案例。
演绎四家企业的发展神话
其实,在出任中矿金业总经理之前,王永选就曾先后在当地四家黄金企业创造了“绝处重生”的发展传奇。早在1989年,我国的经济体制与国有企业改革还处在起步阶段,时任山东省招远市大秦家金矿矿长的王永选就提出:“经济改革的目的在于用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诱发人们改造社会,推动生产力高速发展。企业改革的成败最终应看是否有利于提高经济效益、社会效益,有利于生产力的高速发展。深化企业内部改革就是建立良好的运行机制、激励机制、竞争机制、约束机制,追求职工的最佳工作状态和精神状态。”在以此思想为指导的基础上,王永选在企业的发展实践中逐渐形成了自己独特的管理理论,例如:他先后推出了“浮动工资”与“责任奖惩制”为主要内容的经济责任制;以矿部对中层干部直接淘汰、车间对职工淘汰、矿部对职工淘汰为内容的竞争与淘汰制,同时还创立了一种新的企业管理模式——《工作日程管理法》等。通过对这一思想的深入实施,王永选在其不同的任职期间,其负责的部门或企业都发生了令人惊叹的变化。1988年底,王永选任罗山金矿基建办主任,在承建招远市重点基建项目三矿区3号井的施工设计时,通过科学的管理和系统的技术改造,使掘进速度由原来的每月不足20米提高到40多米;在担任罗山金矿一分矿矿长时,王永选仅用10个月就完成了全年的任务量,整个分矿的全员劳动生产率创建矿历史之最;在大秦家金矿任矿长的6年间,王永选不仅摘掉了“危机矿山”的帽子,还使企业固定资产增加了4倍,年利税增加了5倍,并且没用一分贷款建起了一个投资1200万元的化工厂,开发出一个山东省科技成果二等奖项目;最引人关注的还是王永选在北截金矿任党委书记兼矿长时创造的“北截模式”——1995年6月,王永选接任招远市北截金矿矿长兼党委书记,当时,北截金矿是一个受资源枯竭困扰多年的老矿,由于种种原因自产黄金已连续3年年均亏损647万元。通过对资源的充分考察、论证,王永选对原矿的生产结构进行了大幅度的调整,先后关停了5个矿区、一个物资供应公司等8个单位,集中力量在两个矿区探采出矿,并在结构调整、技术改造的基础上积极实施人本、成本为主的“两本”管理,使北截金矿短时间内,在规模不增、外延未扩及黄金降价等情况下连续3年保持了年增利润千万元的飞速发展,并在5年间累计实现利润1.8亿元,成为招远市有史以来的第一利税大户。这令人不可想象的经营奇迹被经济专家们称为“北截模式”。
欲活企业先活人
1997年10月,山东省招远市政府为充分利用本地黄金生产优势,对黄金资源进行整合,把该市的罗山金矿、岭南金矿、阜山金矿合并成立招远黄金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简称招金股份),意在通过资源整合、产业重组,扩大黄金生产企业的规模效益,以带动地方经济的快速发展。然而,这种靠政府行政手段组合的企业集团,虽然看似扩大了规模但由于机制僵化、管理落后等原因,这只号称黄金行业的“航空母舰”并未出海便遭搁浅厄运。因为无法适应市场经济的激烈竞争加之外部环境等因素的制约,合并后的招金股份并没有发挥出规模效益,反而连年亏损。至2001年4月,原来中国黄金产业的三大金矿已成了压在当地政府身上的“三座大山”,似一枚随时可能爆炸的“定时炸弹”,不仅对当地的经济发展造成了严重制约,还严重威胁着当地的社会稳定。在内外交困的严峻形势下,2001年4月,山东省招远市政府决定,把该市的北截金矿与招金股份正式合并,组建成立中矿金业股份有限公司,由原北截金矿矿长王永选出任总经理。
就任中矿金业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后,王永选面对当时公司职工人心涣散、思想悲观的现状提出了“欲活企业,先活人”、“改革要成功,思想须先行”的改革指导思想,按照“教育、调整、规范、振兴”的工作方针,对企业进行了大刀阔斧式的改革。首先,他开展了以“更新观念,重塑自我”为主题的思想教育,引导职工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以此统一职工的意识与行动,其目的就是要让职工先在思想上“扭亏”;其次,王永选对原有的生产组织结构进行了大力度的改革,将原有的“八部两室一处”精简为4部室,取消了6个二级机关,中层干部由原来的167人缩减为19人,共压缩管理、服务人员1100多人到生产一线;第三,为达到采、选、氰、冶的协调统一,王永选重组了7个生产单位,仅关停罗山金矿2个矿区每年就减少亏损250多万元,生产经营实现了从“轻氰冶”到采、选、氰、冶并重的转变,通过对生产工艺由内到外的改造,中矿金业的黄金产量和经济效益得到大幅度的增长;第四,为规范企业的管理,建立科学、合理的管理制度,王永选紧紧围绕合理分配这一核心,建立了经济责任制、特殊事项奖惩制和人事动态管理“三位一体”的激励机制,以此增强了干部职工的竞争意识、风险意识与危机感,彻底改变职工整体的精神面貌和工作作风,使工作效率得到显著提高。截止到2001年12月份,仅仅8个月的时间,中矿金业股份有限公司就成功遏制了连续亏损的局面,按同比口径计算,比上年同期增加效益500万元,上缴税额6025万元,同比增长49%;补发职工工资与养老保险金2200多万元,偿还1517万元的职工集资。
“今天任职不管人 明天免职被人管”
合理的管理体制与组织机构是确保企业健康发展的必要条件。完善的人事动态管理和激励机制突出了王永选科学管理的特色,也极大增强了干部职工的竞争意识、风险意识、责任感与危机感,调动了工作积极性。
“人事动态管理”是王永选实施科学管理的重要内容。他打破传统用人模式,着力营造一个公平竞争、能者上庸者下的人力资源管理机制。王永选对管理者提出“今天任职不管人,明天免职被人管”的警示语,目前中矿金业从副总经理到管理人员均无固定任期,根据工作状态和工作效果随时撤换。公司先后有2名副总和2名总经理助理被解聘,有41名管理人员及中层干部被调整,先后有6名一线工人走上领导岗位,9名干部转为一线工人。动态管理对达不到标准化操作要求的工人,调到操作要求低的岗位,直至下岗培训;反之,对在工作标准要求低的岗位上表现好的调到标准严的岗位。在这种动态管理中,仅2001年全公司就有2000人经历过岗位调整,200多人经历过下岗培训。经过动态管理,使每个人经历不同工作岗位与工作环境的检验,使个人工作潜能经受不同环境的诱发,也彻底打破了传统的专业、资历、性别差异等观念。
动,产生了活力,也转化为动力。王永选任中矿金业总经理后,封停非生产用小车达45部,年节支135万元;压缩公费手机电话年节支35万元;查封了“小金库”;关停了招待所,取消了各单位的招待费。以前达100多人的阜山金矿办公大楼现在只有4名工作人员,原来13名的文印室只有1人,且还兼着档案管理员和服务员。
不求最大 但求最佳
管理的创新是提高管理水平的重要手段,也是企业发展的动力。从2001年5月起,王永选为有效解决企业管理中的薄弱环节,每月开展一个专题管理活动,先后开展了“修旧利废月”、“基础工作管理示范月”、“节资降耗月”、“质量管理月”、“安全生产月”、“设备管理月”、“文明服务月”、“技术创新月”等专项管理活动。“修旧利废月”活动不仅节约了成本费用,而且进一步完善了物资管理制度。通过推行设备及备品备件“寿命管理法”,常备品耗用量比过去减少了20%;“质量管理月”活动提出了管理人员“有效管理”,工人达到了标准化操作的目标;“基础工作管理示范月”活动修订完善了各种管理制度,保证了人流、物流、信息流的畅通;“文明服务月”活动实行了“服务第一责任人”制度,服务对象第一接待人即为服务第一责任人,树立了企业良好的形象。
“不求最大,但求最佳”是王永选对企业发展的独特认识,也是其审时度势、从实际出发提出的发展理念。为寻求企业发展的最优效果,王永选先后关停了北截金矿全部生产矿区与罗山金矿两个矿区,清理合并了泰鑫公司、药剂厂等10多个亏损严重的经济实体,对以“养人”为主、高额亏损的经济实体全部实行关停并转,在中矿金业内部构筑起了三大矿区、两个选矿厂、两个冶炼厂、两个车队、一个塑料厂为框架的生产组织结构,从而理顺了管理体制,实行人、财、物统一管理,结束了条块分割、各自为政的局面。经过一系列的调整,公司提升系统由过去的32条缩减为10条,井下83个采矿场基本实现机械化,在人员减少的情况下,3个骨干矿区月出矿量反而增加了5万多吨。 €
推行“三大科学理念”
在中矿金业的发展过程中,王永选创造的科学决策、科学技术、科学管理“三大科学理念”起到了根本性作用。
优秀的企业领导者不仅是一个出色的管理者,更是一个卓越的战略家,在市场经济环境下,一个企业要想发展,靠的不仅是对市场变化的“水来土掩、兵来将挡”,重要的还是对市场风向的前瞻和准确把握。以市场为导向,立足于企业长期发展,以经济效益为中心,实现资源、资产的最佳配置,是王永选市场经营理念的独到之处。在硫精矿市场疲软、每吨价值3元钱时,王永选却不惜投资百万元建场大量囤积,到了2001年下半年,硫精矿价格攀升至每吨70元,适时有效的囤积使企业获得了巨大经济效益;利用对市场的准确把握,2002年1—9月份,中矿金业的黄金、白银销售增加效益达1300多万元,运用科学的资金调剂,使企业一年减少贷款利息支出1019万元。
任何企业的发展都离不开产品的更新换代和设备技术含量的提升,科学技术是抢占行业技术优势、提高企业竞争力的重要手段。为抢占氰化市场先机,王永选在北截金矿投资300多万元,研发成功了“湿法冶炼”技术,并依靠“周期短、成色足、检测准、成本低、服务优”五大优势,使北截金矿抢占了氰化市场的先机。2001年5月至2002年年底,公司累计投入8886万多元,对采、选、氰、冶工艺进行了大规模技术改造。通过对废弃采矿生产区重新查漏,2001年共获3.9亿吨金属量。为弥补招金股份2.5亿元的基建工程量,去年又投入探矿工程2.2万米,新增金属量8吨,保证了采掘和采选平衡。他采用的“上盘进路”采矿法,最大限度减少了人员在采矿场的滞留时间,提高了安全系数,使劳动生产率成倍增长。在彻底解决了井下提升卡脖子的安全问题,新建立式充填砂仓及配套工程,解决了长期困扰生产的前提下,王永选先后对岭南选厂和阜山选厂进行技术改造,用一年时间,使总的处理量达到每天5000吨,几乎等于新建一个招金股份。氰化系统改造从上料、磨矿到浸出,整个流程全部采用国内先进工艺,生产指标明显提高。技术改造不仅大大提高了生产指标与经济指标,还使生产成本大幅降低。整个改造工程速度快、质量好、投资省,等于花了2000万元完成了原计划投资1.8亿元的选矿建设项目。到2002年上半年,中矿金业生产指数平均增幅为63%,而成本平均降幅为50.63%,极大限度地提高了企业效益。
打造金都“黄金航母”
近年,中矿金业运行4年来,其经济效益平均以每年超亿元的速度递增,公司资产负债率由2001年4月份的111.13%降到26.81%,累计投入技术改造3.22亿元,财政贡献累计4.53亿元,创造价值16.58亿元,中矿金业已成为管理科学、生产严谨、组织高效、拥有业内一流工艺技术、国内黄金业规模领先的优秀企业。据悉,在2005年,中矿金业将继续优化生产结构、加快技术改造步伐、打造先进企业文化、铸就诚信品牌、实现安全生产,并力争实现企业快速持续发展的经营目标。
在“十一五”规划期间,中矿金业将掀起以深部开拓探矿、建设工业园区、打造招商引资平台为龙头项目的新一轮建设高潮。2005年是中矿金业深部开拓探矿工程全面展开的一年。3个矿区同时开工的深度超过450米的大型盲竖井有4条,开拓和装备工程总投资3亿元,建设工期3年半。3个矿区深部开拓工程的实施,将进一步巩固中矿金业全国产金大户和利税大户的地位。在技术改造方面,中矿金业年内投资3000万元,实施三大技术改造项目:一是建成一个金属铸造加工厂,研制开发矿山常用铸件产品,提高加工能力和技术水平,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二是开发利用尾矿,将过去废弃的尾矿重新进入流程处理,一方面增加效益,一方面解决井下充填料不足的问题;三是“多元素回收”车间技术改造,完善工艺流程,稳定和提高技术指标。同时,在“十一五”规划期间,中矿金业计划投资2亿元,在招远开发区合适位置建设高新技术工业园区,完善基础设施,构建招商引资的平台,吸引国内外高新技术项目特别是黄金深加工项目落户园区,拉动招远经济的发展,打造中国金都的品牌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