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好天津滨海新区开发开放
谋划、策划、规划、计划,这8个字是国内知名专家对如何做好滨海新区的描述。
近年,天津市政府提出,要重点抓好10个方面工作,其中之一就是“以建设产业功能区为重点,加快滨海新区开发开放”。其具体内容就是要完善滨海新区规划体系,围绕功能定位和空间布局,全面完成8个产业功能区规划。编制北方国际航运中心和国际物流中心发展规划。做好综合交通、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等11个专项规划。完成滨海新区控制性详细规划,实现全覆盖。统筹功能区开发建设,形成项目集中园区、产业集群发展、资源集约利用、功能集成建设的发展格局。对此,天津市政协委员、天津国际工程咨询公司党委书记、总经理漆腊水提出:谋划就是在起步阶段把滨海新区纳入到国家总体发展战略,这个目标已经达到了。达到这个目标以后,特别是国务院已经定位以后,就有一个策划问题。所谓策划就是滨海新区怎么策划、怎么去得到中央的支持、怎么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作用,把滨海新区的开发开放策划好。在策划的基础上有一个规划问题,就是怎么规划好。
漆腊水认为,要加快滨海新区开发开放,有两大问题要解决,一是要把它规划好、策划好;二是管理体制。这是进一步推进滨海新区开发开放要解决的问题,如果这两个问题不做好,滨海新区的开发开放就要受到一定的影响。
他说,在今年天津市的十大工作当中,有一个关于发展金融服务体系的问题,以打造聚集区域为重点,大力发展服务业。金融服务体系的建造问题仍然还是一个规划的问题,天津的金融服务体系到底应该是个什么样,有一个定位问题,要准确把握天津金融服务体系的定位。说来说去,也有一个金融发展的规划问题,现在以综合配套改革试验为主,先行先试,但是总体策划需要细化、到位。金融行业的先行先试,重点问题在于首先要抓的就是要发展新的金融品种,没有创新的金融品种,就没有交易的内容。要有创新的金融品种,就要有新的市场培育,只有市场形成了,银行才会不请自来。所以,关键是一个金融品种的创新和金融市场的培育和完善。
他还说,天津区县经济的发展,18个区县都有一个找准自己位置、功能定位的问题,实际也是区域发展的规划问题。不能有一个项目就搞一个,首先应该有一个战略定位。18个区县,各自在滨海新区的开发开放中是什么地位、应该主攻什么样的经济层面,这需要有一个规划。区县经济发展很重要的一个方面就是找准自己的位置,明确到底应该发展什么,进而发展自己的经济。
针对企业改制、上市问题,漆腊水提出,在企业改制方面,支持优势企业上市,引导有条件的企业搞好资本运营,这是好的。但是,企业的改制、改革以及资金运行中,上市是企业投融资的一个方面,也是一个重要方面,但不是全部,不可以把企业上市当成企业投融资的一切。企业融资发展有很多渠道,有信贷、有上市、有战略合作伙伴、有金融租赁,还有企业债券等多种方式。信贷里面银行贷款就有好多种,信贷本身就可以分成很多类。但是对于每个企业来讲,到底适合哪种融资,要从企业的实际出发。所以在企业改制、企业改革当中,要引导企业做好投融资发展战略,鼓励有条件的企业上市。天津也有一些好的企业,它为什么不上市呢?因为它不缺资金,它有很多比较熟悉的解决融资的渠道,如果让它换一种方式去上市也许对它来说是一种折腾、是折磨,所以它就没有选择这个。企业在经济运行当中最重要的是一个投融资的策划问题,找到一个成本最低、最便于自身运作的投融资渠道去解决资金问题,而不要一味地上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