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新闻频道>> 企业家访谈>> 正文

王希成:锻造出的行业之王

人民财经网  2015-02-10 11:23:50 阅读:
核心提示:

  历史赋予了自己责任,那就要把企业真正做好,自身有大发展,对国家有大的贡献,让职工有较高的福利待遇。

  现在企业体制变了,自主权大了,但共产党员的本色不能变;搞好企业、回报国家的大方向不能变。如果见钱眼开,一味追求个人盆满钵流,那势必会自我毁灭,自食苦果。

  我们的企业,当前所处的位置是逆水行舟,不进则退,企业不发展、不扩大规模,就难以生存下去。只要我们摆正自己的位置,树立信心和雄心,就一定能渡过难关。

  要想职工爱厂如家,企业就要像个家。

  市场竞争激烈,唯有打牢根基,企业之树才会枝繁叶茂;惟有抖擞精神挺直腰杆与自己抗争、与命运抗争,才会改变自己生命的、事业的轨迹。

  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不仅是国家搞活大中型企业的政策,也是企业孜孜以求的目标。眼下企业发展的春天来了,作为一名共产党员,理应站在改革的潮头,抓住机遇,放开手脚,轰轰烈烈地大干一番,为党和人民奉献自己全部的光和热。

  思路决定出路,想法决定方法。一个企业要想健康发展,一个企业家的思路和想法至关重要。

  历史像条奔腾不息的长河,满载着艰辛、满载着希望、满载着辉煌。那么,谁在书写历史,并趟过艰辛,将希望变为现实、将辉煌融于事业?今天,在山东玲珑建厂30周年的日子里,我们有理由和资格回答说:是我们自己。

  一代代山东玲珑人秉承老一辈创业者“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奉献”的光荣传统,伴随着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弱到强的嬗变历程,要将“山东玲珑”这艘大船变成驰骋五洲四海的“航空母舰”。

  企业做大并进行了股份制改造后如何处理好国家与企业、企业与个人的利益?我的观点是:社会责任大于一切。而这个责任包含着直接的责任和间接的责任。

  在全国橡胶行业,在齐鲁大地,只要一提起王希成这个名字,无不为他的雄心所折服,无不为他这个新时代的铁人而感动,无不敬佩他创造的成功业绩。

  短短几年,王希成凭着超凡的智慧与能力,把一个小小的作坊式轮胎翻新厂打造成中国100家最大橡胶制品业、中国行业50家最佳效益企业和全国轮胎制造5强;从1993年起公司平均以每年62.5%的增长速度迅速壮大成为中国轮胎业杀出的一匹黑马。

  吹响大发展号角

  1987年以前,该公司的前身是主要以翻新农用拖拉机轮胎为主的轮胎厂。由于效益差,经营不景气,已是风雨飘摇,人心思散。当时正担任黄金冶炼厂副厂长的王希成被上级组织委派担任轮胎厂厂长。面对这么一个乱摊子,许多亲朋好友都劝他,别滚热的身子往凉水里跳更何况他在化工厂大会战抢修转化炉中视网膜严重受损视力不到0.2,说不去也情有可原。可王希成认为,组织上做出这样的安排是对自己的信任和考验,既然这个企业需要自己,无论如何也不能退却,要干,拼上命也得干出点名堂。当时,中国的经济体制改革已经展开,市场经济逐渐活跃,王希成敏锐地感觉到,在新的形势下,既要听县长的又要听市场的。到任后,他板凳还没坐热,就马不停蹄地南跑北奔,开始了市场调查。经过详细的市场调查和分析研究,王希成认为县政府决定的转产氯丁胶不符合轮胎厂的实际。轮胎虽是老产品,但随着国民经济的腾飞,将会大有发展。王希成打定主意:轮胎只能上,不能下,而且要大干快上。他的意见得到了招远县委、县政府的支持,当即在厂里召开了现场办公会,从此吹响了大发展的号角。

  那年春节前,王希成雄心勃勃地把全厂仅有的108人召集回来,在破烂不堪的车间里召开了“企业走向新生”的会议。会上,王希成胸有成竹地向职工分析了市场形势,描绘了创业的前景。他鼓励大家说:“我们的企业,当前所处的境遇是逆水行舟,不进则退,企业不发展,不扩大规模,就难以再生存下去。只要我们摆正自己的位置,树立信心和雄心,就一定能渡过难关!”在领导班子的会议上,面对巨大的压力,本着一种强烈的责任感、危机感和紧迫感,王希成使领导层统一了认识:守摊子不如创业,当配角不如唱主角,我们首先要有信心,不干就痛痛快快地换地方,要干就得豁出这百八十斤,背水一战,大干一场,让轮胎厂来个脱胎换骨的变化。决不能让企业在我们这帮人手里干黄了。

  王希成自信的演说和发展的雄心,如春风化雨滋润了干部职工们几近干涸的心田,让大家重新看到了希望。

  干大事需要雄心

  在他的鼓舞和亲自安排下,春节刚过,6支施工队伍同时开进了工厂。昔日死气沉沉的厂区,顿时变成了热气腾腾的工地。担任总指挥的王希成白天黑夜守在工地上,困了就在办公室沙发上打个盹;累了,就在工地上坐一坐;饿了,就到伙房领个馒头啃几口。而最令干部职工感动的是他夜间工地的巡查,大家都知道王希成的视力差,都劝他晚上不要到工地了,可他认为工程晚一天,生产就拖一天,损失就是几十万,怎么能不到现场解决问题呢,所以无论谁劝他,他都一直坚持夜间巡查。尽管他时时留神,却也不时地撞在电线杆上,踩进水坑里。有一次不小心,一只钉子扎进了鞋里,穿透了脚背,殷红的鲜血染红了鞋袜,痛得他一下坐在了地上,可第二天他照常瘸着脚走上工地。干部职工们看在眼里,痛在心里,被他这股工作作风和工作干劲所感动,因此信心、干劲倍增,斗志昂扬,工程进度迅速提高。

  过度的劳累使他在化工厂搞基建时腰部被楼板砸伤,留下的腰椎间盘突出的病症复发了,痛得他汗珠“叭嗒、叭嗒”直往下掉,厉害时,只能脸朝下,腰抬起趴在床上。干部职工们不干了,硬逼着他住进医院做了手术。按规定应休养5个月,这对一心要干出一番事业的王希成来说简直就是天文数字,他只住了半个月就不顾医生的劝告出了院。刚进家门,就让妻子搀着上了工地。当夫妻俩蹒跚地相扶着走进工地时,得知了情况的工人自发地爆发出了热烈的掌声。可以说,他走到哪里,就在哪里燃起一片工作的热火。

  正在施工阶段,订购的新设备进厂了。为了提早发挥新设备的作用,王希成当机立断,指挥工人在厂区内搭起了6个临时工棚,边施工、边安装、边生产,由于组织及时,措施得力,工程进展迅速又顺利,一次试车成功,保质保量地完成了供货,深受用户的好评。县里领导得知后,在厂区召开了现场会,号召全县学习王希成这种不为自己为事业、不为名利为工作的无私的奉献精神。于是全县工业企业都知道了王希成的拼命精神,都记住了轮胎厂的名字,也都把王希成作为了学习的榜样。

  做职工主心骨

  在王希成奉献精神的感召下,轮胎厂的技改工作全面开花,当年共生产轮胎9.2万套。这对当时多数连个睡觉地方都没有、生活没有保障的职工来说,简直就是天大的喜讯,看到自己的汗水没有白流、看到自己的劳动换来了如此的成绩打心眼里高兴,对王希成充满了信任和感激。但王希成没有在成绩面前自我陶醉,在他心里,这仅仅是个开始,他还有更大的抱负和愿望。他提出了“由路边(人畜力车、拖拉机胎)到路中(载重、轻卡、轿车胎),由路中争上游”口号。1988年他做出了投资380万元,对企业进行大规模彻底改造的决定,并在县里立了军令状:第二年要比上一年生产能力再扩大一倍,产量突破25万套。消息一传开,从企业到社会,立即刮起了一场“小台风”。有的说:“这帮人真能吹牛啊,人家十几年没敢想的事,他们一年能干出来?”就是连本厂的职工也半信半疑,一是觉得资金没着落;二是害怕企业投这么多的资,背这么大的包袱,风险太大,会把企业压垮了;三是担心一年间搞这么多的改造,搞不好会影响当年生产计划的完成。种种怀疑和风言风语,没有动摇王希成的信心和决心,也没有动摇王希成干大事的雄心和胆略。王希成也有压力,可他的大胆求证是建立在精心组织和准确预测的基础上的,在一片怀疑和不相信的环境中,王希成用事实彻底地将社会和职工的种种顾虑打消了——到当年年底,全厂共完成产量25.3万套。从此没有谁再对王希成产生过怀疑,尤其是全厂职工从此更加坚定了对王希成的信任和依赖。他们说:只要王厂长指到哪儿,我们就打到哪儿,干到哪儿。在职工心里只要跟着王厂长干,心里踏实,干得有劲。从此,王希成这个名字就成了轮胎厂的代名词,就成了职工的主心骨。

  新铁人精神

  1988年10月,由于当时轮胎市场形势不好,加上对这个小轮胎厂不了解,省化工厅派人来厂检查工作,本想让项目下马,不料想,这位“特使”进厂后,看到即将竣工的新厂房,看到火热的工地,看到以王希成为首的干群冲天干劲,惊喜之余,不仅改变了让其“收兵”的初衷,而且还破格将其轮胎厂列为重点扶持企业,当年就拨给原料230吨,这在当时计划调拨的时期无疑是雪中送炭。这一年,工厂的生产形势扶摇直上,实现了“四增一快”,即产值、利润、销售收入、人均利税成倍数增长,资金周转天数加快,创建了该厂历史上最好的纪录。

  经历了检查的冲击,王希成坚定了自己的雄心,为了让自己的想法和发展思路能得到各级领导的大力支持,让这个备受误解的轮胎厂结束无证生产的历史,从而能够被列入国家的生产及销售计划中,王希成首先到了烟台,在得到市化工公司的认可之后,他又风尘仆仆5次出入山东省化工厅。起初省厅领导说他们属“非法生产”,可王希成毫不气馁,想方设法谈完了自己的设想和打算,靠着一腔真诚和详实的思路,终于使省厅同意将其列入橡胶材料调拨计划。离开省城之后,他又信心百倍地闯进了化工部。精诚所至,金石为开。在他周密地汇报了设想及实施方案后,部里不仅表示支持而且同意为其调拨橡胶材料。王希成在“外交”上的胜利,大大鼓舞了干群的士气——面前这个小字辈的工厂,终于在省厅及化工部有了名,挂了号,永远结束了“私生子”的寒酸地位。

  从此,王希成的橡胶事业如日中天,越干越有气势,越干越有干头,企业从此迈上了飞速发展的快车道。轮胎产量大幅度增长,轮胎品种也不断增加,一年一大步,年年都有新项目,经济实力逐步雄厚。1990年10月更名为烟台轮胎厂后荣获省级先进企业;1991年企业由小型企业晋升为中型企业,成为招远市首家产值过亿元单位,并获得烟台市“明星企业”称号;1993年1月成立了招远市橡胶工业集团公司,跨入了全国100家最大橡胶企业行列和中国50家最佳效益之首,并荣获烟台市“最佳企业”荣誉称号;1994年成立招远利奥橡胶制品有限公司,并取得了国家进出口业务自主经营权,当年出口创汇323.1万美元,被列为烟台市科技进步百强工程,企业由中型企业晋升为大型企业;1995年又成立了山东玲珑橡胶集团公司。

  为了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取得更大的优势,工程轮胎立项已成了1995年的当务之急。为争取工程胎立项,王希成两上北京三进济南,可直到临近年关,事情仍没有最后确定。着急上火加劳累,他的腰椎间盘突出病又复发了,疼得他连腰也直不起来,就在这种情况下,为了实现自己的愿望,他毅然决定再做一次冲刺,妻子劝不住只好把被子和枕头安放在汽车的后座上,含着眼泪把他搀上了车,王希成躺在车上向济南出发了。当天傍晚,司机搀扶着他走上楼梯,敲开了省有关领导的办公室,模糊的视力使他在新环境里找不到坐下的地方,当往外走时又找错了门。这位领导被深深地感动了,把他一直扶到楼下,拉着他的手说:“老王啊,我光知道你眼睛不好,没想到这么严重,你千万不用再跑了,这件事一定办。”省里有着落,他又向北京跑去。几经周折,终于使工程轮胎项目立项并投入批量生产。现在这个产品已成为该公司的拳头产品,远销欧亚10多个国家。

  勇于参与市场竞争

  基于王希成奉献精神的感召,使轮胎厂磨练出了一支坚强有力、勇于奉献的高素质的干部队伍,也锻炼出了一支有强烈事业心和敢打敢拼的职工队伍。从1987年到1999年的12年间,产量、销售收入、利税、利润指标年递增率分别达到了43.6%、51.36%、46.82%和66.83%,连续兼并了烟台水泵厂、招远市变压器厂、招远市水产冷藏厂、招远市东海汽车大修厂、招远市招赛汽车有限公司等企业,经营规模进一步扩大,经济实力更加雄厚。一个昔日百十号人靠翻新修补轮胎度日的小作坊已变成了一座现代化的工厂,固定资产猛增到30多亿元,现在每年上交国家税金过亿元。

  应当说,从1987年到1999年的12年是王希成带领企业不断参与市场竞争并站稳脚跟大踏步发展的12年,是企业规模不断膨胀、效益稳步提高取得辉煌硕果的12年,是企业抓管理上等级、二次创业、实现经济腾飞的12年。通过实施“重科技、抓管理、创名牌、增效益”,以市场为导向,以技改为龙头,以管理为重点,靠多品种拓宽市场,靠高质量巩固信誉,靠优质服务赢得竞争,近几年来,公司自行研制开发的轮胎品种达100多个,科学的配方、合理的结构设计、先进的生产及实验设备,使“玲珑”牌轮胎质量达到了国内外同行业先进水平,被省市评为消费者满意产品,获得山东省“AAA信誉优良企业”称号。公司生产的各种型号的轮胎弹性好、负荷大、耐久高速、性能优越、花纹造型美观、省油舒适平稳,适用于各种大中型汽车、农用车、轿车和不同的路面,相继为中国一汽、二汽汽车集团、高塘时风集团、聊城双力集团、潍坊巨力集团、北汽福田集团、烟台汽车制造厂和哈尔滨飞机厂等30多个汽车、农机制造厂家配套,还远销中东、非洲、东欧、南亚和大洋洲等国家和地区,在用户中享有较高的信誉。

  跃上快车道

  2001年6月8日,公司实行了整体改制,至此,一个产权清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的股份制企业——山东玲珑橡胶有限公司正式成立了。

  为了应对全球性的市场竞争,王希成把全部的心血用在精心打造企业“航空母舰”上,及时提出了“稳定斜交胎生产、新上子午胎项目、兴建工业园、再造一个轮胎厂”的发展思路。在组织科研人员加快半钢子午胎的研制开发的同时,挑选精兵强将主攻全钢子午胎轮胎工业园的建设。计划总投资1.5亿元的50万套半钢子午胎起步工程项目,于2001年9月份建成投产,研制开发的185、165半钢子午线轿车轮胎投入批量生产,已通过国家轮胎检测中心检测,实验结果超过意大利技术要求。占地1000亩年产80万套全钢子午胎的“轮胎工业园”从规划设计施工到建成投产用了不到一年时间,在干部职工和建设工人的努力下,2002年10月16日第一条全钢子午胎顺利下线。这一项目被列入了烟台市“十五”规划“2358”重点技改项目和原国家经贸委“双高一优”导向计划。目前,200万套规模的全钢二期工程和200万套半钢二期工程正在紧张顺利地进行。

  在企业摸爬滚打了大半辈子的王希成深深懂得:随着入世外资企业和产品的涌入,市场竞争将更加激烈,只有打牢企业根基,企业才会根深叶茂。为此,他响亮地提出了“质量+服务”的经营理念,公司制定了与国际惯例接轨的质量管理规则,建立健全了制度约束机制,将质量贯穿到生产过程的各个环节,并在全公司开展了“学海尔、学青汽”竞赛活动,使“质量在我心中,效益在我手中”变成职工们的自觉行动。在此基础上,成立了“三包”服务队,专门负责产品维修、信息反馈、提供各种技术咨询服务,厂级领导每半年走访一次用户,每年召开一次用户座谈会,让用户“揭短”、“挑刺”,及时制定完善改进措施,使用户满意率一直保持在100%,轮胎合格率稳定在99.8%,出口商检合格率达到100%。某配套厂家一直是轮胎厂的老客户,每年销售额达2亿元之多,双方合作多年来,从未发生一起因质量问题引起的索赔事故。厂家感慨地说:“王希成诚实守信,跟这样的人打交道,让人放心。”

  昨天,山东玲珑橡胶有限公司是一座丰碑,历沧桑数风流、唱响一曲创业歌;今天,山东玲珑橡胶有限公司是一艘巨轮,通大海进长江,赢得一片新气象;明天,它将是一幅画卷,美山川、绘锦绣,再创一个新奇迹。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产品与服务 | 法律声明 | 隐私保护 | 招聘信息 | 征稿启事 | 联系我们
人民经济网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14-2024 finance-people.com.cn/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14039618号-2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5585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五道口东升园华清嘉园13号楼
服务咨询QQ:601346133    36351310 投稿邮箱:3932566@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