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头条新闻>> 正文

中国如何绕行通缩风险

人民财经网  2015-02-09 15:15:39 阅读:
核心提示:

  在全球经济笼罩在可怕的通缩魅影的情况下,中国能否成功自救避免通缩?

  在全球经济笼罩在可怕的通缩魅影的情况下,中央央行唯一需要做的就是打开货币的水龙头,向经济体释放流动性以刺激疲弱的需求,中国央行也不例外。那么,中国能否成功避免通缩?

  2015年的第一个月,中国的经济数据依然不好看,备受关注的制造业采购经理人指数。官方的数字再次跌破了50%的荣枯线。饱受产能过剩之苦的中国制造业仍然没有回暖的迹象。

  受新兴市场需求疲弱的影响,包括原油在内的大宗商品价格下跌的趋势尚未逆转。

  美国经济的一枝独秀和强劲复苏,导致美元相对于其他主要货币走势强健,全球因“强势美元”正在面临越来越明显的通缩风险。

  为了对抗此风险,包括英国、加拿大、日本在内的主要经济体集体选择通过降息或者“QE”的手段对抗通缩这个可怕的魔鬼,免得陷入日本式20年的梦魇。

  很显然,这次大多数经济体选择货币贬值,并非罗宾逊夫人当年所言的以邻为壑的“竞相贬值”,而是同仇敌忾对抗通缩这个共同的敌人。

  中国央行决定:自2015年2月5日起下调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同时,对小微企业贷款占比达到定向降准标准的城市商业银行、非县域农村商业银行额外降低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对中国农业发展银行额外降低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4个百分点。

  另据统计,2014年12月,中国有14个省(区、市)的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同比增速低于1.5%的全国平均水平,有24个省(区、市)的CPI增速已经进入2%以下的区间,其中北京市、浙江省和内蒙古自治区低于1%。

  综合多方预测和分析,受春节因素影响,1月CPI同比增速很可能跌破1%,随后虽有望回升,但是受经济下行压力增大影响很快将再次下行,甚至不能排除出现月度负增长的可能。

  考虑到今年政府将稳增长作为经济工作的首要任务,全年经济增长有望在略低的水平上复制去年四个季度大体平稳的走势,通货紧缩的压力很可能取代增速放缓成为今年经济发展面临的首要风险,这也是货币政策终将放松的主要逻辑。

  从预测来看,由于受到春节因素影响,今年1月CPI同比增速大概率低于1%。交通银行首席经济学家连平认为,1月CPI增速为0.9%,创下5年多的新低,是自2009年11月以来再次落入1%以内。

  中金公司的预测只有0.7%。该公司报告称,主因是春节错位,其次是总需求弱。2月CPI同比增速将反弹至1%以上,3月可能继续微升。

  整体看,今年CPI同比增速很可能不足2%,目前尚不能排除个别月份负增长的可能性。

  国务院参事室特约研究员姚景源说,2012年下半年以来工业生产者价格指数(PPI)持续下降,2014年11月CPI只有1.4%,2015年CPI有可能出现负增长,因此,确实要高度警惕通货紧缩压力。

  对于当前是否存在通货紧缩,外界有着不同见解。兴业银行首席经济学家鲁政委认为,物价至少出现连续3至6个月的负增长,才能被定义为通缩。

  他在去年11月初称,目前中国的CPI依旧处于正增长的状态,只是增速有所放缓。从这个角度来看,中国经济并未出现通缩。

  复旦大学世界经济研究所所长华民也表示,中国并没有出现通缩有三条理由:CPI没有出现下降通道,只是增速出现下滑;通缩不仅是物价下跌,资产价格同样会下跌,但目前房价、股市并没有出现下跌;此外,无论是广义货币供应量还是信贷总量,当前的规模都相当大。

  就此,李慧勇称,判定通缩一定要看到它的国际惯例和中国特点。

  从国际上来讲,欧美发达国家都是以消费为主导的,以美国为例,私人消费和公共消费对GDP的贡献率分别约占70%和15%-16%,消费价格成为GDP平减指数(没有剔除物价变动前的GDP,与剔除物价变动后的实际GDP之比)最好的替代者,通胀通缩物价高低可以以CPI作为参照。

  但对中国而言,由于消费、投资和净出口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大致是50%、50%和几乎可以忽略不计,在这种情况下,必须既看CPI又看PPI。

  其中,CPI更多反映食品型第一产业和服务型第三产业的价格变化,PPI反映第二产业制造业的价格变化。两者结合更能准确把握GDP所有构成因子的变化。

  他分析称,1998年到2002年中国第一次出现了通缩,其呈现的是一种“双缩”现象,即CPI和PPI同时出现负增长,三产价格全面萎缩。这毫无疑问就是通缩。

  民生证券研究院执行院长管清友说,虽然全面通缩的概率几乎为零,但局部通缩风险还是存在的。在三期叠加、产能过剩、国际大宗商品价格下行的多重背景交织下,需要防止局部价格下跌扩散。

  目前中国经济出现的则是“单缩”——食品和服务价格在劳动力成本高企、政府公用事业价格改革的背景下,没有出现负增长;但由于大量产能过剩,以及近期油价大幅下跌带来的输入型通缩压力,导致第二产业价格不断下跌,长期负增长。

  “中国是以制造业为主导的,产业基础是制造业,去杠杆主要是去制造业的杠杆,产能过剩是制造业的产能过剩,经济下滑的压力也主要来自这块。因此可以认为中国已经出现了通缩。”李慧勇表示。

  通缩的危害甚巨。在通缩情况下,产能过剩,企业效益恶化,居民收入下降,需求不足,由此又会助长产能进一步过剩,同时企业资产负债表恶化导致难以清偿到期债务面临破产,影响金融信贷,继而影响实体经济发展。“它是金融和实体危机相互加强的恶性循环。”

  不过,李慧勇也认为,目前通缩还只是出现苗头,但由于预期的推动,PPI下跌未来可能会导致CPI同时下跌。

  “因此必须未雨绸缪,果断出手,通过加大政策力度及时引导预期,避免上述恶性循环的强化,避免出现更为严重的‘双缩’局面。”

  否则届时政策将不得不出重拳,毫无疑问负面作用就比较大。甚至诸多办法都难以奏效,就像日本通缩20年至今无法告别这一困境。

  在2015年达沃斯世界经济论坛上,中国总理李克强在讲话中承认中国经济面临强大阻力。

  2014年GDP增长为7.4%,是1990年以来的最低值。但是,为了稳定经济增长,他承诺中国将继续“追求积极的财政政策和审慎的货币政策”。

  中国当前的经济减速是政策导致的。在过去两年中,中国政府收紧了财政和货币政策,以抵消其为应对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而实施的大规模刺激政策的副作用。

  李克强的达沃斯讲话意在向世人表明中国经济不会放任增长率进一步下滑。

  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院长姚洋认为,中国的刺激计划是迄今全世界规模最大、实施最有力的。它稳定了中国的增长、缓和了全球经济收缩,但它也给中国经济带来了一些严重问题。

  其中最重要的是,中国经济的杠杆率大大增加了。房价一飞冲天,房地产开发商大肆借贷,地方政府也背上了沉重的负债。

  结果,广义货币(M2)迅速增加,现已超过中国GDP的两倍多,也是世界最高水平之一。

  这笔钱给新一届领导人敲响了警钟。此后,中国政府遏制了货币供应增长,开始实施地方政府贷款上限。货币扩张有所减速。预算法也进行了修订,允许地方政府发行政府债券,而它们从央行的贷款被严密监控。

  这些政策提高了资本成本,特别是在货币紧缩的情况下,地方政府和房地产开发商承受了很大压力。由于增长放缓迫使它们不得不借新债还旧债,利率也随之水涨船高,使得实体经济中的企业被迫退出,进一步拖累了增长。

  与此同时,生产者物价指数节节下降,而消费者物价指数保持平稳。因此,与世界其他部分一样,中国也面临着通缩风险。

  事实上,要不是中国从2008年开始实施了两年的刺激计划,提振了投资需求从而延缓了世界大宗商品价格的下跌之势,全球通缩压力的影响将出现得更早。

  姚洋指出,如今,大宗商品价格下跌已经来临,国内通缩也成为实实在在的威胁,特别是考虑到国内财政扩张减速的情况。

  因此,应该回忆一下1997年亚洲金融[0.00%]危机。中国前领导人邓小平南巡后,改革进程得到了必要的提振,20实际90年代上半叶,投资快速增加。

  结果,1994年中国年通货膨胀率飙升至创纪录的24%。政府在此后所采取的遏制通胀政策也许成功地实现了软着陆,但金融危机严重冲击了中国,导致了六年的通缩。

  亚洲金融危机的主要教训是,通缩是复苏的终极威胁。由于1997年危机局限于东亚地区,中国得以在加入世贸组织后摆脱了通缩。但今时不同往日。

  如今全世界都被通缩所困扰。如果中国也沦陷,这一回其贸易伙伴将无法成为救星。因此,中国的关键问题是中国能否自救。

  李克强在达沃斯所承诺的积极财政政策有所助益,但货币政策也需要改变。中国当局面临的难题是货币扩张,它唯一的效果是助长了资产价格攀升,而不是实体经济信用流入的增加。

  姚洋分析称,最大的妨碍曾经是地方政府和僵尸开发商。但今年可能会有所不同。地方政府贷款将得到严密监控,它们的新增债务融资将主要来自政府债券。

  而尽管大部分观察者认为中国一线城市(北上广深)在2015年将继续疲于消化近几年中所建立的巨大住房库存,但一些二线和三线城市已经触底并开始回暖。

  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贸易国,这使很多人要求中国领导人承担更多的全球经济总体健康责任。中国的危机后刺激计划表明中国当局愿意承担这一责任。

  同样的,中国政府的反通缩措施将不但有助于中国,也将有助于世界其他地区。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产品与服务 | 法律声明 | 隐私保护 | 招聘信息 | 征稿启事 | 联系我们
人民经济网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14-2024 finance-people.com.cn/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14039618号-2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5585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五道口东升园华清嘉园13号楼
服务咨询QQ:601346133    36351310 投稿邮箱:3932566@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