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顾重庆的国企改革
8年前,重庆“鱼跃龙门”成为西部地区惟一的直辖市,万众瞩目。
在陈耀眼里,直辖之初的重庆面临“三座大山”:100万库区移民搬迁、300万贫困人口脱贫和国有企业改制问题。陈耀是中国区域经济协会副秘书长。
虽然重庆有希望成为西南的物流中心、管理控制中心、研发中心,但重庆需要整体架构,直辖的优越性才能充分显现。
重庆启动了两大战略——在西部大开发的同时振兴老工业基地。
改制样板
“只要规范,我就不怕改制的速度和规模加快。”直到现在,国务院国资委主任李荣融的这番话依然在渝富资产管理公司总经理陶俊的耳边回响。
5月,国资委召开成立以来的首次全系统的国有企业改制与产权转让工作会议,会址选在了重庆。
这是一次高规格的会议。国务院国资委与各省、区、市国资委的一、二把手与核心司、局、处、室的高官悉数到场,与国企改制密切相关的其他政府部门、金融机构及中央企业也都派出代表到渝参会。
而在这之前已引起各方诸多关注的重庆模式,在此次会议上也被国务院国资委大加赞赏,或可称为新国资时代的“样板”。用李荣融的话说,此会选在重庆召开,是希望近几年来重庆国企改革的一些令人耳目一新的做法能为其他兄弟省市提供经验。
地处西部的重庆市,其市属国有企业在2003年重庆市国资委成立后的一些变化和做法,正越来越被国务院国资委所推崇。
去年3月18日才正式挂牌的渝富资产管理公司,正是“重庆模式”中最具创新与核心意义的部分。这家没有政府一分钱现金投入的公司,运行一年来已经帮665户重庆市属国有企业处置掉了150亿元的不良债务与其他80多亿元的各种其他不良债务。
据重庆市常务副市长、国资委党委书记黄奇帆介绍,渝富公司的运作方式是,政府将分散在全市几千家国企里的不良债务全部剥离划入渝富公司,由渝富公司将这些不良债务做分类整合打包后,再通过更专业有力的谈判分别以很低的打折价购回这些资产包,然后渝富公司成为这些债务的债权人。
如此运作下来,企业因不良债务的剥离而大大改善了资产质量,卸掉了阻碍企业发展的债务压力;同时,国有银行因为收回了部分不良贷款,也使得自己的不良资产率得以降低,所以乐意为之。
通过渝富公司的整体打包运作,数百家国企得以从其多年的债务泥潭中一起被解救出来,重新获得发展生机。“渝富就是一个专门为重庆国有企业减轻债务负担、筹集改制成本以及为企业下一步发展做投资和融资服务的平台。”渝富公司总经理陶俊说。
经济突破
国企改制虽然取得了成功,但这还远远不够。
“重庆成为直辖市以后,基本处于‘小马拉大车’的状态,它的经济规模远远不如上海、北京;在省会城市和计划单列市中,它的人均GDP排在34位,是倒数第二位。经济总量不够大,发展水平不够高。”这是来自中国社科院西部发展研究中心主任魏后凯的一番见解。
魏后凯认为,和全国其他地区相比,重庆的差距在不断拉大,这种状况从1978年直到2002年,尤其和沿海地区比,其发展速度不够快,这与重庆经济基础差有关。
中国区域经济协会副秘书长陈耀同样认为,重庆直辖以来,发展速度很快,但是与大家的期待相比,重庆还没有达到令人满意的期望值。
而中央给重庆提出的目标是,成为长江上游的经济中心。
按照重庆的发展目标,到2020年分“三步走”实现中央提出的“建成长江上游经济中心”目标,实现经济总量比2000年翻两番,西部大开发全面见到实效。
那么,重庆发展的突破口在哪里?
一个地区的经济要发展,规模要做大,产业必须有竞争力。立足现有的产业优势,按照产业集群化的思路,把产业链做长,构造一批优势产业的产业链;以重庆为中心,构筑1—2小时的产业协作配套圈,完善地方产业配套体系。现在投资除了硬环境和软环境的要求之外,产业配套能力应该是第三投资环境,它是一个地区招商引资促进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
陈耀认为,重庆能源丰富,它现在的优势就是汽车、摩托车产业、装备制造业、能源和物流。重庆的服务业比重不可能像其他几个直辖市那么高,将来在西部地区制造业可能还是会作为产业上最突出的一个方面继续加强,并可能发展成为中国西部最大的现代制造业基地。
汽摩兼修
汽摩“打喷嚏”,全市“患感冒”。
盛夏的重庆火热十足,但重庆却在忍受着市场的寒冷。
来自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公布的数字表明,今年1—5月,全国摩托车产量重庆退至继广东、浙江之后的第三名,而在去年这个时节,重庆依然还是第一,全国总产量三分有其一。
仅是排名靠后不足以影响重庆,但有一个数据却让重庆直打冷战:40%,甚至更高。汽摩产业约占到重庆工业的40%以上,这个比例让重庆遭到了排名之苦。
而市场行情还在继续恶化着:按照国家相关产业规定,从今年7月1日起,摩托车企业必须停止生产欧Ⅰ排放标准车型,改为生产欧Ⅱ或更高排放标准的新车型。由此,几乎所有的业内人士都感到这是一个行业格局重新洗牌的机会,并大胆预测“七一”过后摩托车可能将集体涨价。但是,9月来临,不仅国内其他品牌按兵不动,支撑重庆摩托业的嘉陵、建设、力帆、宗申、隆鑫等重庆摩托五大家也没有哪家做出产品涨价的决策。
同样难受的是重庆市政府。
6月底召开的一次与工业经济形势有关的会议上,重庆市政府有官员承认,由于自今年第一季度起,作为重庆市工业支柱产业的汽摩生产出现了大幅度下滑,从而直接导致重庆市保持两年多强劲增长势头的工业产值出现了明显回落。
而重庆市统计局公布的一组数据也显示,重庆市一季度轿车、改装车、摩托车产量分别下降19.1%、30.0%和8.5%,规模以上汽车、摩托车及零部件实现工业总产值170.51亿元,同比仅增长4.6%。摩托车在全国的市场占有率为28.3%,同比下降4.5个百分点。
而受此影响,重庆市一季度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回落了5.1个百分点,在38个工业行业大类中有9个行业产销率出现了较大幅度的下降。
政府和企业都坐不住了。
重庆摩托业的“五大佬”——嘉陵、建设、力帆、宗申、隆鑫的高管在参加重庆市政府的一次会议上表示,重庆摩托一年内夺回全国第一的宝座。
有此底气,重庆市政府遂决定继续力挺摩托业。将原定今年结束的企业新产品开发扶持政策再延长实施5年——仅2004年,重庆市政府对100户企业落实财政补贴近亿元,其中70%左右落实在汽车、摩托车企业中。此外,重庆政府人士再度强调重庆要成为世界汽摩零配件基地的计划不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