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投资理财>> 观点评论>> 正文

中国人的现金都去哪儿了?

人民财经网  2015-02-01 11:46:34 阅读:
核心提示:

  中国人的现金都去哪儿了?消费者们仍以飞快的速度在花钱。不过在这一经济体中,纸钞和硬币的角色在衰落。创新的支付方式——如银行卡和腾讯之类网络巨头的电子货币也成为一个新因素。但更广泛地来看,中国不稳定的利率正在导致奇怪的行为和渐增的风险。

  硬通货相对的衰亡在一定程度上是因为创新。腾讯微信的使用者们如今可以通过在手机上生成二维码来交易。据中国央行,截至6月30日的三个月里,中国移动支付额年同比增加了137%。

  支付方式由现金转向银行卡和电子支付的现象已经维持了数年,并无必要为此忧虑。但对于纸币更广泛的弃用酿成了难题。今年7月,现金占中国广义货币量的比例已缩至5%不到,而1999年底为11%。尽管跨国比较不大厚道,但美元纸钞和硬币目前约占美国货币供应量的11%。

  对此有些简单的解释:举个例子,存款者相信中国的银行因为它们大多数是国有的。但随着中国经济迅速增长,加上存款利率受限,使流动资产变得特别不具吸引力。在过去十年的多数时间里,存款利率赶不上通胀,增加了持有短期存款或现金的机会成本。定期存款已占个人及企业存款总额的54%,而五年前是56%。

  腾讯及其对手阿里巴巴之类的企业通过发放货币市场基金带来了一个新转折,它们使客户更快捷地周转现金,且提供的利率更高。结果就是在银行体系之外期限错配风险在增加。

  就现在而言,腾讯的支付方式只是另一个花哨的工具。但其可能鼓励更多资金进入电子钱包,自此流向更高收益的在线金融产品。与此同时,货币当局应该警惕会更广泛的转变:长期资产被重新包装,表现得像硬通货一样流动。当存款者似乎能不劳而获时,通常意味着监管者就等在拐角处。

  赋理(JohnFoley)是Breakingviews大中华区记者,派驻香港。他写过的论题涉及企业并购、资本市场、消费品、矿业和奢侈品等领域。在2004年加入Breakingviews之前,赋理曾是一家位于伦敦的广告机构的撰稿人。赋理曾在牛津的艾克赛特大学学习英国文学。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产品与服务 | 法律声明 | 隐私保护 | 招聘信息 | 征稿启事 | 联系我们
人民经济网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14-2024 finance-people.com.cn/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14039618号-2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5585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五道口东升园华清嘉园13号楼
服务咨询QQ:601346133    36351310 投稿邮箱:3932566@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