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何不开展公众核电接受度调查?
中国在建核电规模已为世界第一且在以堪称世界第一的速度在发展核电之时,居然还没有系统性地开展过公众核电接受度调查,可见在核电公共政策完善方面的进步空间之巨大。
昨日,中国首部《核能公共政策手册》(以下简称《手册》)在广州发布。该手册为南方都市报、凯迪网络、南方舆情研究院联合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中国人民大学能源经济系、四川大学-香港理工灾后重建与管理学院等学术机构多位专家所进行的专题研究结果。
中国核工业创建已有60周年,但一直被当作一个工程技术问题,甚少从公共政策的角度来考量。实际上,随着现代化的发展、公民意识的提升与对环境安全问题的日益重视,尤其是日本福岛核泄漏事故后,公众的疑虑也在逐渐累积。而当中国在建核电规模已为世界第一且在以堪称世界第一的速度在发展核电之时,居然还没有系统性地开展过公众核电接受度调查,可见在核电公共政策完善方面的进步空间之巨大。该手册不仅以学术研究呼吁对核电相关公共政策的重视,其诞生本身也是核电公共政策完善的一个积极表现。
手册显示,基于中国人民大学研究团队于2014年7-8月间对广东省台山核电站(在建)和湖南桃花江核电站(拟建)所在区域进行的入户调查,无论是以“核电项目评分平均”或是“受访者支持态度百分比”来衡量公众接受度,结果都随距离呈现出一条U形曲线;也就是说,距离较近(5公里)和距离较远(30公里)的人群对核电的支持度,都比距离适中的人群(20公里)高出不少,“20公里圈”反对声音最大是因为其为受益较低、风险较高的地区。“30公里圈”的支持与“20公里圈”的反对,实质上是一种邻避效应,指的是居民或当地单位因担心建设项目对身体健康、环境质量和资产价值等带来诸多负面影响,从而激发人们的嫌恶情结,滋生“我们支持市政建设,但是不要建在我家后院”的心理。
邻避效应在能源类、废弃物类及特殊市政场所的建设中均时有发生,此前的数个垃圾焚烧项目、PX项目、火葬场建设的争议,也不乏邻避效应及因此而产生的邻避运动。与某些有争议或实际会造成污染的项目不同,核电实际上算是一种清洁能源,这也是官方在核电的知识宣传中经常强调的一点。目前,除了文字宣传,有些核电站亦有邀请公众自带仪器到电厂测量辐射指标的体验活动,但仍主要集中在对核电为清洁能源的科普上;核应急主体信息则主要是针对企业,针对公众的应急信息提供及教育有所缺失。当然,报告认为,即使公众对核能的认识水平提高亦不足以消除对核电的疑虑。虽然迄今为止我国没有发生过2级或以上核事件、事故,国家核安全局副局长刘华也称“综合来看,我国的核安全水平处于中等偏上”,但切尔诺贝利、福岛,核泄漏事件所造成的影响冲击太大,这是核电本身是否清洁能源所无法解决的,关键在于安全监管与核事故应急能力。对于后者,《手册》中显示我国做得并不足够,应急预案分工不清晰、相应行动主体亦不明确。
于是,回到了政府与公众信任构建这一公共政策必然面对,且在中国尤为迫切的问题。《手册》提出,仅仅是核电站长期有效安全运营,并不足以消除公众疑虑,核监管的透明,以及公众对核应急管理的亲身认知,更有助于对核能开发的接受。这是对于核电运营阶段的公共政策完善提出的建议,除此之外,构建信任从决策时就应开始。以国际成功的经验为参照,对邻避项目的建设,从规划设计到建设运营全过程均有明确立法,公众参与信息公开贯穿始终,并配以有效的应急知识教育、防范机制、环保及经济补偿。这在核电公共政策的完善上亦同样适用。
《手册》的发布只是核电公共政策完善的一小步,核电行业的健康发展,离不开以信息透明与良性互动构筑信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