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新闻频道>> 企业家访谈>> 正文

起底力压首富马云的李河君:水电站曾是其印钞机

人民财经网  2015-01-29 17:56:51 阅读:
核心提示:

  截至27日收盘,汉能薄膜暴涨10.36%,收报3.73元,总市值达1552.93亿港币,这其中,李河君占股90%以上。加上汉能水电资产和其他地产及能源资产,李河君的身价起码抬高至2000亿元左右。这个数字足以使其一举超越马云,重登中国首富宝座。虽然阿里巴巴的市值高达2600亿美元,远超汉能,但由于马云仅在阿里巴巴和另一块未上市资产“蚂蚁金服”中占股7.8%,汉能薄膜股价几轮大涨之后,马云的个人资产不敌李河君。

  尽管普通公众对李河君并不熟悉,但他也早就不是无名之辈。2014年的福布斯中国富豪榜上,李河君就以净资产130亿美元排名第五。但是李河君一直是颇具争议的人物,有人说他“就是一大炮,骗钱!”,有人说他“满嘴跑火车”,甚至在其任掌门的汉能控股集团,都有人站出来隔空大骂“李河君就是吹牛大王、画饼高手。”2013年国家审计署曾发布公告,指出广东汉能光伏10兆瓦光伏发电项目单位存在多报建设规模和装机容量的现象,违规获得中央财政金太阳示范工程补助资金2637.25万元;汉能集团旗下的黄田水电站致村民索赔无门还悬而未决;其几百亿的身家也遭质疑可能含水分。

  但是,这一切都不妨碍李河君以股票市值踢走马云,成为新晋中国首富。

  截止27日收盘,汉能薄膜最高涨幅为10.36%报3.73元。

  对于“首富”席位,李河君并不陌生。去年,李河君以870亿元的身家首次登顶“2014《新财富》500富人榜”,被称为近年富人榜上最大的一匹“黑马”。当时有报道称,“近十年的低调潜行后,李河君持股97.57%的汉能控股集团已成为中国最大的民营清洁能源提供商,业务横跨水电、光伏、风电等领域。”

  但事实是,李河君和低调一次从来不搭边。放出“豪言”已是习惯成自然。其身价所含水分,也一直是不解之谜。

  2009年,一向游离在公众视野之外的李河君突然高调宣布进入光伏行业。此后,便开始不厌其烦地讲述汉能集团宏大的太阳能光伏野心。

  “未来十年薄膜技术必将取代多晶硅光伏电池”这个豪言就是“薄膜代言人”李河君喊出来的,而他也是无时无刻不在推广薄膜太阳能-- “太阳能领域的下一个重大突破”、“成为中国最大薄膜制造商”都出自他之口。薄膜电池具有重量轻、厚度薄、可弯曲、易携带,薄膜发电无污染、低耗能、应用范围广泛等优点。与此同时,薄膜组件价格又相对昂贵、低效,比起主流晶体硅电池技术来难以图利。

  李河君曾汉能设定了终极目标:产能10GW;短期目标则是2012年实现3GW,'灭了英利'、'成为中国最大薄膜制造商'。

  相比马云和阿里巴巴,王健林和万达等,听过李河君和汉能集团大名的人并不多,也只有在能源界圈子里面,李河君及其汉能集团的名字才比较响亮。但其名声颇具争议,很多人都不认汉能的玩法。可以想到,大部分人对李河君的了解程度,还仅仅停留在“他是谁?”的阶段。

  水电站曾是李河君的印钞机

  上世纪末本世纪初是小水电投资的黄金期,在浙江,广东,福建,很多资源条件较好的小水电站都是那个时期上马的,一方面工业快速发展,一方面缺电严重,小水电不仅能够全额上网,而且还可以获得较高电价。此外当时各级政府还出台了一系列非常利好小水电的政策,比如“小水电供电区”政策,允许小水电站围绕电站建设区域电网,打破了国家对于电网的垄断。

  小水电实行“以电养电”政策,即小水电企业生产的利润不交所得税,直接用于小水电的滚动发展;国家对于小水电还实行低增值税政策,中国从1994年1月1日起实行了新税制,增值税率为17%,但允许县以下小水电生产单位增值税减按6%计征。

  国家还对小水电优先提供政府贷款,除了国家政策以外,那个时候,许多省为了缓解电荒,鼓励小水电发展,还对各自省内的新建小水电站上网电价作了相当大幅度的调整。

  如浙江省,1994年对小水电上网电价进行了调整,新建电站调整后平均上网电价达0.29元/度。

  广东省调整的最多,新建小水电站上网电价高达0.35元/度,这个价格比很多地区的销售电价还高,如果按这个价格以及日均发电12小时的保守计算,李河君花了1000万元投资的1.5兆瓦东江上小水电站,每年给他带来的售电收益就达到230万元,还不用交所得税,没几年就可以回本,用李河君自己的话来形容,那就是“水电站就是印钞机”,自从买了小水电,李河君再也不用担心赚钱啦。

  打开了印钞机的李河君开始在全国多地收购或者新建小水电站,不过老是在小河小溪上玩几兆瓦的小水电站总是不够过瘾,如果我们的李河君当时安于现状,那十几年后他最多是富甲一方的富家翁,但就像之后进军薄膜光伏一样,李河君有着更远大的目标,他开始寻找新的战略方向。

  随后的2002年,李河君在听闻云南省希望引进多种所有制经济投资水电后,也不知道李河君哪来的勇气,决定接下金沙江中游“一库八级”水电站中的六座,要知道每座这种世界级水电站的投资额都是百亿天文数字,六座电站加起来总投资要超过千亿了。

  但02年恰逢电力体制改革,国家电力公司拆分为两大电网公司,五大发电集团和四大辅业集团。之后,五大发电集团将全国主要各水电基地按流域都瓜分入囊中,金沙江也包括其中,胳膊拧不过大腿,李河君最终仅拿下了“一库八级”中的金安桥电站以及流域开发公司-金沙江中游水电开发有限公司的11%股份。

  按照汉能集团官方网站上的资料,金安桥水电站总投资超过200亿元人民币,两期总装机量达300万千瓦。金安桥水电站于2003年开始筹建。2012年8月,四台机组全部并网发电,年发电量超过130亿度。

  根据公开资料,金安桥水电站的上网电价为0.273元/度,即电站的每年售电收益为36亿元左右,汉能集团旗下目前水电权益总装机量超过600万千瓦,其中主要为金安桥水电站以及汉能在金沙江中游水电开发有限公司中的权益装机,以及几个30MW以下的中型电站,因此我们估计这些电站的平均上网电价为0.28元/度,那汉能旗下所有装机一年的售电收益高达到73亿元,而且水电站不需要燃料,运营成本很低,估计这些水电资产一年的经营性现金流量可以高达60多亿元。

  光靠这庞大的经营性现金流量,就至少可以撬动十倍以上的资产规模,这也是李河君等上富豪榜河君位置的基石。假使当初没有五大电力集团来搅局,李河君按计划拿下来六座电站,并且都成功落成发电,那今年的状元就不会是马云了。

  太阳能让其声名鹊起

  让李河君登上富豪榜的是他的水电,但让李河君声名鹊起的却是太阳能。其实李河君的太阳能生意,论规模,在太阳能界不算大,论时间,进入的也不早,使其在圈子里面获得热议的原因是其与众不同的商业模式和技术路线,以及李河君对于自己太阳能生意的高调宣传。

  汉能进入太阳能行业时间较晚,2009年金融危机后才踏入到光伏领域。而且与尚德,英利等主流企业不同,汉能选择了薄膜技术。薄膜相对于晶硅技术来说,技术壁垒更高,成本下降曲线更缓慢,另外还有电池寿命,转换率衰减等问题。因此经过几年的商业竞争,目前全球只有美国的Firstsolar公司才能将薄膜技术既玩出水平又玩出规模。

  在汉能进入光伏行业的2009年之前,彼时因为晶体硅价格虚高,因此薄膜电池发展较快,薄膜技术和晶硅技术的全球产量比例尚在二八左右。但后来晶硅价格逐渐回归正常,价格从最高400美元下降到目前20美元左右,而且晶硅技术的效率提升很快。

  2009年之后,薄膜技术的市场份额日益减少,目前薄膜技术和晶硅技术的全球产量比例已经达到0.5比9.5左右。近几年内,大批的薄膜技术企业破产,汉能也因此能够抄底那些曾经在业内风光一时的薄膜技术企业,包括德国Solibro,美国MiaSole,GlobalSolarEnergy和AltaDevices。

  汉能官网宣称目前已成为“全球规模第一、技术第一”的薄膜太阳能企业,这两个双第一看上去很了不起,但其实深究的话会发现一些问题。

  首先,“规模第一”指的是产能规模第一,而不是产量。其实汉能产量并不高,历年的组件出货量排名榜单中都找不到汉能的名字,如此巨大的产能规模,却没有相应的产量,要不就是汉能自己宣传的产能规模虚高,要不就是汉能的产能利用率很低,都不是好事。

  其次,“技术第一”,指的其收购的Miasole的铜铟镓硒(CIGS)组件量产转化率已达15.7%,并获得获得美国国家可再生能源实验室(NREL)认证的最高转化率达到20.5%,的确挺厉害。但是汉能没有公开此技术的度电成本,不管什么技术的太阳能组件生产的电都是相同。

  因此目前在太阳能行业,真正重要的只有度电成本这个指标,假使某项技术转换率很高,但成本也高,那消费者并不会因为转换率买单。目前业内的薄膜王者Firstsolar也不是仅靠转换率而成功,其度电成本相对于晶硅电池也很有竞争力。

  除了技术路线分歧外,汉能太阳能的商业模式也颇具争议,其商业模式简单概括就是“自产自用,捆绑政府”。目前汉能在全国有九个生产基地,生产基地分别位于双流、武进、禹城、邳州、双鸭山、青海等地。对于汉能目前的产量规模,九个基地似乎有点太多太散,产量比汉能多十几倍的英利目前也不过七个生产基地。显然汉能建设那么多基地并非出于生产考虑,而是出于其他目的。

  虽然汉能在太阳能领域的玩法,让很多业内人士看不懂,很多著名光伏企业的高管对汉能的做法公开表示不满。但这并不影响李河君在光伏领域的布局,之前同宜家在全球合作,最近汉能又高调宣布同特斯拉展开合作,还赞助国际汽联电动方程式世锦赛,这样的营销方法着实赚足了眼球,而且效费比也很高,效果堪比英利赞助世界杯,李河君真不愧是一个精明的商人。

  虚报建设规模违规获补千万水电站致村民索赔无门

  外界对李河君的争议一直存在。2012年6月21日,国家审计署发布的一则名为“5044个能源节约利用、可再生能源和资源综合利用项目审计结果”的公告,其中便指出广东汉能光伏10兆瓦光伏发电项目单位存在多报建设规模和装机容量的现象,违规获得中央财政金太阳示范工程补助资金2637.25万元。

  对此,汉能集团解释称,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受厂区屋顶安装、铺设等条件限制,广东汉能厂区实际完成了5.18MW,并已并网发电,其余的4.82MW容量建设地址变更至农夫山泉厂区。并于2012年12月将补贴资金2637.25万元退还给了河源市财政局。

  在河源市,围绕着汉能集团旗下的黄田水电站还有一个悬而未决的损失赔偿事件。2008年1月13日,黄田水电站获国土资源局批准,2010年12月31日,该水电站成功并网发电,但随后却带来了缠绕黄田水电站西侧乌坭村和清溪村部分居民近四年的噩梦。

  2010 年5月6日,位于河源市东源县黄田镇乌坭村的桂山酒业有限公司,突然遭到来自于东侧的东江水倒灌,近3000平方米的酒厂全部淹没其中,旁边的养猪场和鱼塘亦被淹没。此后,桂山酒厂及旁边部分村落又三次遭到江水围困,最高水位达到五米,最低时也有一米多。

  不仅是曾国安的酒厂,位于乌坭村西北方向青溪村的曾宪明、曾国常、曾瑞明和曾国文的责任田地、现耕地也因黄田水电站蓄水而被东江水完全淹没,老屋也被水覆盖无法继续居住只能在旁边新修房屋。

  “从2010年以来我已经向黄田水电站和相关部门反映了十几次,但直到现在都没有得到解决,第一次被淹的时候黄田水电站方面就知道我们的事情,但还是继续违规蓄水发电。”曾国安说。

  2012年上半年,在东源县司法局协调办的协调下,双方达成协议,黄田水电站一次性补偿桂山酒业损失共计430万元,并于2013年2月4日由黄田水电站负责人李河君的大哥李国祥签署补偿协议书。

  “协议书签订的第三天,黄田水电站预付了我100万元,说剩下的330万春节之后按期付清,结果后来他们又改口说把酒厂的二十多亩的地给他们,才把剩下的330万元赔给我。”曾国安谈及此难掩愤怒。

  而清溪村的曾宪明四人,至今都没得到黄田水电站方面的任何赔偿,投诉无门。

  665亿身家遭质疑或含水分

  2013年,李河君以664.9亿元跻身福布斯中国富豪榜第四位,但李河君的真实身家频遭质疑。其在汉能集团的控股股份也被外界传闻有两个版本,一种是超过50%,还有一种则是高达97%。

  事实上,在汉能集团高歌猛进布局光伏产业的同时,其在国内新疆吐鲁番、江西宜春等地的光伏项目还处在尚未投产的状态。对于汉能集团“一基两翼”业务的投资和盈利状况,也仅能从汉能集团方面给出的公开信息管窥一二。而汉能集团让人捉摸不透的股权抵押和媒体曝光信息,更给这个光伏大鳄的真实财富添加了一丝神秘色彩。

  2010年,汉能集团宣布以11亿元获得了2009年在香港上市的铂阳太阳能[1.11%]29.4%股权,成为控股股东,之后又进一步增持至50.65%。李河君成为铂阳太阳能实际控制人。2013年1月17日消息,铂阳太阳能更名为“汉能太阳能集团有限公司”,新中文股份简称为“汉能太阳能”。根据汉能太阳能2013年半年报显示,报告期内,汉能太阳能净资产约合113.85亿人民币,纯利润14.42亿元。

  2013年末,汉能集团将所持汉能太阳能51.05亿股抵押给4间金融公司,贷款余额约5.2亿元,实际使用贷款额约为3.45亿元来增持公司股份。为何坐拥百亿乃至千亿资产的汉能集团要通过抵押股权的方式来获得仅3亿余元的贷款?汉能集团的真实财力、现金流究竟如何?

  据了解,李河君前几年大肆宣扬的“2000亿”薄膜太阳能研发生产投资计划实则多来自于地方政府和银行。“汉能在各地投资依据其'三三制原则',政府出资三分之一,银行出三分之一,汉能自己出三分之一,有时汉能连自己的三分之一也不出。”一位汉能离职高管如是说。

  2011年与2014年,汉能集团分别获得国开行300亿融资授信和民生银行[-3.12% 资金 研报]、亚洲金融[0.00%]合作联盟提供的总额不低于200亿元的融资支持,以支持汉能集团在全球开发水电、风电、太阳能等清洁电力,帮助汉能引进、消化和吸收世界上先进的太阳能发电技术。

  “在欧盟'双反'之前,国内光伏企业90%的产品都是销往国外的。最后达成的协议是,我们国家出口到欧盟7GW的配额,而在之前我们出口到欧盟是20GW,那么就算是7GW全部出口了,我们还有13GW的产能释放不了。国家就出台了一系列的优惠政策,还是没有办法消耗掉这么大的产能。”卓创资讯能源分析师王晓坤认为,目前国内整个光伏行业还是处在一个比较低迷的状态。

  那么,对于目前号称总产能已经达到3GW,“终极产能目标10GW”的汉能集团,能否实现宏大目标,又如何找到卖方市场?这是新首富李河君接下来不得不面对的现实。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产品与服务 | 法律声明 | 隐私保护 | 招聘信息 | 征稿启事 | 联系我们
人民经济网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14-2024 finance-people.com.cn/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14039618号-2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5585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五道口东升园华清嘉园13号楼
服务咨询QQ:601346133    36351310 投稿邮箱:3932566@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