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份什么样的 “白皮书”?
1月28日,国家工商管理总局网络交易监管司发布“关于对阿里巴巴集团进行行政指导工作情况的白皮书”,一时之间,外界议论纷纷。
更加让人难以捉摸的是,这份神秘的“白皮书“在昨天下午被工商总局官网悄然下架。至今天早晨打开链接,我们惊讶的发现,其中内容已被大篇幅删改,所有关涉阿里的部分也遭替换。
白皮书是什么定义?可以被这样随意编辑?国家行政机关下属的一个司局是否有权力发布冠以“白皮书”字样的报告或者文章?这份白皮书为何出台又冲何而去?在这次会议上到底发生了什么?
种种疑问限于当下形势已到了必须厘清的地步。
无论什么是白皮书,会议记录都绝不等于白皮书!
根据国家工商总局网站上显示,这份“白皮书”于1月28日刊发,内容是“2014年7月16日,网监司行政指导工作小组联合浙江省工商局、杭州市工商局(市场监管局)在浙江省工商局召开了行政指导座谈会,阿里巴巴集团主要负责人员及核心部门管理团队与会,接受行政指导”。
也就是说,这个被冠以“白皮书”的数千字报告的主题内容源自一次“行政指导座谈会”的会议记录。
根据定义,行政指导是行政机关在其职责范围内为实现一定行政目的而采取的符合法律精神、原则、规则或政策的指导、劝告、建议等行为,不直接产生法律效果。
换而言之,这是一次双方交流不同看法并进行对应讨论的闭门会议,会议的过程和讨论结果不具备也不产生法律效果。
按照通常惯例而言,在此次会议上的建议、意见和结论,将会成为会谈相关方的工作指引,以图达成共识最大化并形成一定的建议性结论。
简单定义来说,于1月28日发布的此份“白皮书”,只是发生于半年前的7月份的一次座谈会的会议记录。最终由人工录写而成,亦不具备实际性的确证效力。
然而,这个简单的事实,却被冠以“白皮书”的名义广为散发,并最终引发海内外媒体讨论连绵。
会议记录是否可以被称为“白皮书”?答案显示是不可以的。
根据白皮书的相关定义,白皮书最初是因为书的封皮和正文所用的纸皆为白色而得名,是国政府或议会正式发表的以白色封面装帧的重要文件或报告书的别称。
跑到国务院网站搜索“白皮书”,找到的白皮书包括:《中国的对外援助(2014)》、《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的历史与发展》、《2013年中国人权事业的进展》、《“一国两制”在香港特别行政区的实践》。
中国自1991年发布第一部白皮书,截至2014年,中国已发表了90多部白皮书,涉及民主政治建设、法治建设、政党制度、人权状况、军控、国防、防扩散、宗教问题、人口问题、能源、环境问题、知识产权问题、食品药品安全、互联网以及西藏和新疆等内容,全面准确地介绍中国政府在这些重大问题上的政策主张、原则立场和取得的进展,增进了国际社会对中国的了解和认识,受到了广泛关注。
这就引发两个质疑:一个会议纪要为何要被冠以“白皮书”的名义?国家工商总局网监司针对一个企业发布全是批评意见的白皮书是否有“情绪化执法”的嫌疑?
首先可以明确的是,无论是否是刻意为之还是无意为之,“白皮书”这三个字已经获得了足够效果,在海外媒体解读中,这被定义为“中国政府首次批评顶级互联网企业”----换言之,因为“白皮书”这三个字,工商总局一个司局的会议纪要,被视为代表中国政府的国家性行为。
这或许是当事者想要达到的效果,但却没有想到这个行为却反向证实了此次行动的简单粗暴之处。
根据白皮书的定义,国家工商总局一个下属司局是没有权力利用“白皮书”这样的字样来进行特定的发布行为的;其次,作为国务院的下属机构,工商总局网监司妄用白皮书字样严重影响了政府行为的严肃性。
而这进而引导出一个问题,工商总局网监司为何甘冒大不惟的风险也要使用“白皮书”这样的字眼?
很明显,这是一次为寻求传播效应最大化的草率举动,而且里面充斥着情绪化的用语。就该文件行文而言,明显是一个仓促草率的出台过程,其中的文字错误、病句不断,而更加不谨慎的是,里面还充斥着情绪化的语境如“阿里高管傲慢“之类。作为政府公文而言,上述用语值得商榷颇多。
而值得强调的是,在全球范围内,由一个行政部门下属的具体司局,针对一个企业出台“白皮书”是绝无仅有的,无先河,估计亦无后例。这可能是国家工商总局网监司的独家武器,也成为了行政机关法外设定权力的即兴创造。